俯仰返回主頁
第31節:論修養(17): : 俯仰無愧於天地,而非徒生擾亂、煩躁心緒。
第32節:論修養(18): : 不能隨人俯仰
第47節:論人(7): : 俯仰之間,無所愧怍。
鄉黨篇第十(1): : 俯仰的意思。
中庸今註今譯(2): : 俯仰無愧的一個人。
孟子捲·論行為(2): : 俯仰無愧於天地之間呢?所以孟子特別強調“恥之於人大矣”。
孟子捲·論行為(4): : 孟子言君子有三樂:親人無故、俯仰無愧、教育英才,樂過於王天下。
孟子捲·論政治(7): : 要能俯仰無缺。
捲九·釋魚第十六: : ○釋曰:此辨龜之俯仰、前後、左右,其形不同,其名亦異也。
醉古堂劍掃捲: : 俯仰進趨,隨意所在。
跋: : 俯仰逍遙以自遣。
(十四): : 庶可俯仰而自得,亦可朝夕於斯而日進無疆矣。
捲十六: : 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
財: : 以粟帛為俯仰
捲十四(1): : 乾坤俯仰真在冰壺中。
賢難第五: : 豕俯仰嚘咿〔一二〕,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
公是先生弟子記: : 折旋俯仰,吾不知其異於禮也,然而知折旋俯仰而不知其理者,是徐氏之禮也。
捲第四: : 進退俯仰,於是乎取之,朝祀喪戎,於是乎觀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以亡
圍爐夜話: : 則俯仰間皆文章也
道基〔一〕第一: : 與時俯仰
慎微〔一〕第六: : 〔一四〕俯仰進退,與道為依〔一五〕,藏之於身,優遊待時。
本行〔一〕第十: : 所以俯仰於世人,而與俗交者也。
新語: : 俯仰進退,與道為依,藏之於身,優遊待時。
三一至四十: : 俯仰升降,自是與它人不同。
五一至六十: : 俯仰不愧,故能養此氣也,與大學「自慊」之意不同。
一百十一至一百二十: : 到俯仰無愧怍處始得,這是『道中庸』。
一百二一至一百三十: : 然竟以不能隨世俯仰,不肯一日置其身於仕路也。
一貫問答: : 俯仰亦是一心具足,非論事業也。
世範捲上: : 則可以俯仰無愧。
世範捲下: : 俯仰可以無愧作矣。
中論捲之上: : 言不越乎表着之位聲氣可範精神可愛俯仰可宗揖讓可貴述作有方動靜有常帥禮不荒
中論捲之下: : 小說之文手習乎射御書數之巧體騖乎俯仰折旋之容凡此者觀之足以盡人之心學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