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鬒發成素,丹心已作灰。
再使蜀道: 山川反覆。
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 逢歸者便。
太學貽張筠: 頃變炎涼。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 中州已到,至理得而聞。
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一麾出守,千裏再分憂。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兼太守符。
奉和襲美二遊詩。徐詩: 戎羯腥膻。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初入太湖: 指顧已失。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毛公壇: 區中道成。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分上尊酒,驟厭五侯鯖。
送從弟邕下第後尋會稽: 千裏在頃,三江坐超忽。
荊門上張丞相: 看雪間梅。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青雲在頃。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 有東來說,我傢免罹殃。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遊。惠師即元惠也): 六合清新。
落齒: 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成失路嗟。
經武功舊宅: 歷載二九,始往今來復。
詩三百三首: 成一聚塵。
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 仙徑九折。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寺即神堯皇帝讀書之所): 物象光煦。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惟伯與仲有令譽): 黃綬三載,青雲未九遷。
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度出塞: 看武定邊。
送冷朝陽擢第後歸金陵覲省: 佳期少別千裏,雲樹愁看過幾重。
送遠吟: 萬愁已新。
哭女樊四十韻(虢州長史時作): 值疾充盈。
答姨兄鬍靈之見寄五十韻: 隨旅雁徵。
遭風二十韻: 驚四面雲屏合,
會真詩三十韻: 聞五夜窮。
夢仙: 玉鸞錚錚。
歸田三首: 孰能頃間,將心係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