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之返回主頁
捲十四康誥第十一: : 五侯之長,謂方伯,使康叔為之。
捲十四酒誥第十二: : 謂諸侯之國有小大也。
捲十五召誥第十四 : : “賦功”謂賦功諸侯之功,科其人夫多少。
捲十五洛誥第十五: : 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
捲十七蔡仲之命第十九: : 成王命蔡叔之子蔡仲踐諸侯之位,封為國君,以策書命之。
捲十七多方第二十: : 計汝諸侯之國,應隨殷降黜。
捲十七立政第二十一: : 諸侯之長也。
捲十八周官第二十二: : 四面徵討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其兆民。
捲十八顧命第二十四: : 謂以袞冕朝諸侯之服加王身也。
捲十九康王之誥第二十五: : 康王之誥求諸侯之見匡弼。
捲十九衰畢命第二十六: : 鄭玄雲:“今其逸篇有册命霍侯之事,不同與此序相應,非也。
捲十九呂刑第二十九: : 穆王於是用呂侯之言,訓暢夏禹贖刑之法。
卷二十文侯之命第三十
捲二十文侯之命第三十: : 作《文侯之命》。
捲二十費誓第三十一: : 諸侯之事而連帝王,孔子序《書》以魯有治戎徵討之備,秦有悔過自誓之戒,足為
第一章 殺人無罪,報仇有理 (一)徐元慶謀殺案: : 答曰:何休曰:“諸侯之君與王者異,義得去,去則絶。
(四)“漢時以經義斷事”: : 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元明天子也。
(三)原心定罪:同罪不同罰: : 齊侯以申侯之譖,執濤塗。
(六)到底誰纔是奴隸?: : 裏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睏?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
2.知其雄,守其雌,其為天下豀: : 而後世論者謂昭烈故為此言以堅武侯之心。
(十一)、於吉之死的三個版本: : 晁生言諸侯之地大,富則驕奢,急則合從。
隱公四年: : 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桓公二年: : 晉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
桓公六年: : 於是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後鄭。
桓公八年: : 王命虢仲立晉哀侯之弟緡於晉。
桓公九年: : 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後書。
莊公十年: : 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
莊公二十七年: : 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
閔公元年: : 公侯之卦也。
僖公四年: :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僖公五年: : 陳轅宣仲怨鄭申侯之反己於召陵,故勸之城其賜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
僖公七年: : 何以示後嗣?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