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返回主頁
送客南遊: 擬卜何山隱,高秋指嶽陽。
送從弟歸泉州: 何山猶見雪,半路已無鴻。
慧山寺肄業送懷坦上人: 流水何山分,浮雲空中遇。
送鏡空上人遊江南: 何山逢後夏,一食在孤舟。
青竜寺贈雲顥法師: 何山鎖舊房。
終南山二十韻: 窮穴何山出,遮蠻上國寧。
苦熱行: 何山怪木藏蛟竜,縮鱗捲鬣為乖慵。
春日雜題: 好鳥何山來,嚮我飛復鳴。
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 何山不堪住。
又和中甫李參政席上韻: 明朝餐玉何山
禦街行(別東山): 能弄清東山到底所指何山、此詞寫於何時固然很好,雖不能做到此點,衹要弄清寫
小梅花: 不知暮雨朝雲、何山岑。
水調歌頭: 準擬何山鬆桂,折足鐺能安穩,芋火對闌殘。
水調歌頭(送季修同希文去秀): 何山道人水調歌頭二十首一韻,餘和之,計前後凡八首。
木蘭花慢(和中甫李參政席上韻): 明朝餐玉何山
聖泉: 源流出何山,涌涸茲有異。
题何山人大隐阁
寄張達道: 茅峰何山亦何好,瑤木琪華並三島。
山居雜詩九十首: 何山富薇蕨。
和黃預感懷: 不患何山病故葷。
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
何山
玉壺即事: 蕓窗倦倚何山翠,暖靄輕籠日腳斜。
滴浮泉: 雲何山中叟,八十顔桃紅。
題米元暉吳興山水橫捲: 道場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瀾。
次韻範侍郎寄趙校正: 雲何山陰興,莫寫塞下情。
赠何山人
具上人以詩相別復知之: 鉢囊已妥何山夏,千頃堂前又飽參。
九日寄渭南文友: 知嚮何山嚮道山。
和晏相公西湖: 不知何山雨,颯然送微涼。
西軒欲雨同諸君偕賦: 輕雷隱何山,雲色如黛涌。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 奈何山嶽移,回頭已非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