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陽返回主頁
題陶靖節集後: 斯語聞伯陽
和仁仲遊桃源: 伯陽八十有一篇,立教清淨貴自然。
送崔伯阳守颍州
啓母廟: 伯陽指株李,阿衡降空桑。
雜興十首: 伯陽老去差姦黠,真出函關不少留。
輓梁丹隱: 受用伯陽書,萬緣都覺虛。
留題丹經捲後: 伯陽契易誠多端。
湖西雜感詩: 伯陽道德釋迦心,夫子文章盡可尋。
纍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閈燕間無事追省平生因成感事述懷詩五言一百韻示兒孫輩使知遭遇終始之意以代傢訓故言多不文: 伯陽嘆往運。
暇日遊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無香火對之歆然起懷古之思因抒長句一千四百字題於臺上: 伯陽語道最淵邃,中士尚或疑亡存。
越問·神仙: 伯陽煉成神丹兮,雖蛻形而不留。
和陶雜詩十一首: 九鎖啓伯陽
日長簡仲鹹: 伯陽書見道根源。
謝宣賜禦草書急就章並朱邸舊集歌: 乍似三春直上伯陽臺,熙熙物華當眼開。
為徐進士天隱賦闢𠔌和吟: 伯陽隱士著參同,援述宣尼辭可考。
再用韻答和者: 伯陽丹鼎餘,刀圭分贈我。
贈卜者魏易齋: 伯陽曾著易參同,奪盡陰陽造化功。
留題樓觀: 誰到伯陽心。
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 伯陽參同竊造化,高風海客空乘槎。
送文大監赴召: 參同希傳魏伯陽
八翁十首: 青牛西去伯陽翁,當年夫子嘆猶竜。
張戶部惠山楊梅: 嘗聞魏伯陽,鑄丹會稽山。
漁傢傲: 李伯陽故應縮首。
遊獵篇: 伯陽為我誡。
詠懷詩八十二首∶四十二: 伯陽隱西戎。
秋鬍行(二首): 世言伯陽,殊不知老;
呂洞賓三醉嶽陽樓: 【那吒令】我待和你喚上、那登真的伯陽,你覷當、更懸壺的長房,不強似你供
捲十五(2): 陽伯即伯陽,伯陽竟安在?
南懷瑾老師著作詩詞: --東漢魏伯陽《參同契》
升庵詩話(8-14): : "此詩詞高古類魏伯陽,而世傳者少,錄於此雲。
捲二: : 延壽《易林》、伯陽《參同》,雖以數術為書,要之皆四言之懿,《三百》遺法
彥周詩話: : 大抵類魏伯陽法,而有銖兩加精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