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返回主頁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
偶成: 伯玉知非舊恨多。
次韻民瞻端禮二首: 我今始悟蘧伯玉,明明四十九年非。
黃士奇沿檄送其雙親歸閩以詩送之: 伯玉中年力去非。
立春: 五十九的蘧伯玉,不知誰是更誰非。
過泰和宮: 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畢竟是邪非。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賀趙居父登第: 妙年伯玉已知非。
送李季喦歸蜀: 寧知伯玉非。
清明日偕赵学壁张仲实顾伯玉张见山游分韵得好字以百家衣补之赵故嘉禾宰今为学官坐中多及学校事
送顾伯玉麻阳簿
回陳郎中詩集: 嘗觀陳伯玉,感遇三十篇。
和宋子纔緻後歲旦見贈: 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
六十寄景仁: 見事晚於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有衛伯玉,夫子與居。
金陵雜興二百首: 伯玉文章一世雄,買碑人去更無蹤。
西湖早秋: 四十九年蘧伯玉,西湖一陣桂風吹。
越問·越茶: 伯玉註於詩版兮,文正賞其甘華。
和劉師文飲城西風懷: 感遇悲伯玉
秋日程伯玉携诗见过次韵
赠周伯玉下第
除夜宿江下逆旅呈甥陳宗器: 知非早似蘧伯玉,將貴誰欺朱買臣。
輓製幹二首: 四十九年蘧伯玉,是非往事轉頭空。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和董伯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