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身返回主页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渴: 啄于身切,宜无决择然。
偶书: 尾大于身
万物吟: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
为人吟: 四支又复远于身
治心吟: 心亲于身,身亲于人。
送徐道士赴阙: 琴想重于身
病牙: 饮食于身已无几,更须身世觅轩裳。
刘伶: 至于身死便埋说,明犯庄书所戒言。
肃客借重金紫绶: 平生青紫滥于身,更冒金章肃使宾。
司马文正公集序帖赞: 道本于身,真积乃全。
转运少卿生日: 百福丛于身
第十七卷: 有益于身心健康。
诗选: 全都属于身体,属于大地,
小令: 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降桑椹蔡顺奉母: (刘晋能同周景和上)(晋能云)为囚孝于身荣贵,远远登途贺喜来。
施仁义刘弘嫁婢: 却又于身无益,此言信有之也呵。
渔樵问答: 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
全唐诗话续编: : 腰大于身
全唐诗话: : 道于身外更何求。
韵语阳秋(8-14): : ”于身后名亦太孜孜矣。
卷二: : 谓聚铁于身以备一处,即甲之不全者。
田园乐(其六): : 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
琵琶行: : 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
卷之一五: : 则天爵于身
过庭录: : 顷于身皮箧中,取一人头切食,甚闲暇。
杨时诗话: : ?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
卷一: : 头高于身者,谓之望路,如是者凶。
法藏碎金录: : 内观者取足于身
灌畦暇语: : 于身之不爱,将何有于公?臣且死,君必去之。
诗中旨格: : ”此比于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