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返回主頁
早發白帝城: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
感遇十二首(其四): 二年後詩人就去世了,這首詩該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贈衛八處士: 這首詩是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陽返回華州途中所作。
佳人: 本首詩作於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五年。
夢李白二首之一: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
賊退示官吏並序: 第二年五月,元結任道州刺史,七月“西原蠻”又攻破了鄰近的永州(州治在今湖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長安遇馮著: 約在大歷十二年再到長安。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此詩是在代宗廣德二年作於成都。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 。
韓碑: 韓愈傳》載:“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韓
燕歌行並序: 自開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邊境,唐幽州節度使趙
行路難之三: ⑧《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
哀江頭: 這首詩與《春望》同時作於至德二年(757)春。
寄左省杜拾遺: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詩人由杜甫的推薦而任右補闕。
天末懷李白: 杜甫於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喻
別房太尉墓: 寶應二年(763),房琯又進為刑部尚書,在路遇疾,卒於閬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
宿府: 代宗廣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保薦杜甫為節度使幕府
長沙過賈誼宅: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間的一個深秋,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嶽轉
寄李儋元錫: 直到第二年五月纔收復長安。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自從上元二年(761)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
何滿子: 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也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久長來表明去國投荒的分外可
江夏贈韋南陵冰: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放還,在江夏(治所在今湖北
贈別鄭判官: 二年吟澤畔,憔悴幾時回。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天寶二年(743),李白在翰林。
送友人入蜀: 天寶二年(743)李白在長安送友人入蜀時所作。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   此詩作於乾元二年(759)秋。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嶽陽,秋季作這首詩。
望鸚鵡洲懷禰衡: 乾元二年(759)鼕或上元元年(760)春,李白在江夏寫了長詩《經亂離後天恩流夜
夜下徵虜亭: 李白於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遊廣陵(揚州),即興寫下此詩。
洗兵馬(收京後作):   此詩於乾元二年(759)春二月,即兩京剋復後,相州兵敗前,作於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