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南京大屠杀: 8月20日从名古屋海军的巡洋舰出港,23日抵达扬子江支流黄埔江,从那儿登陆
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 便在7 月12 日飞机经朝 鲜飞抵天津上任。
西安事变: 即随同宋美龄夜车前往南京。
长城抗战: 守军机跟踪追进,至 29日收复迁安、卢龙、昌黎、抚宁、北戴河等地。
第四次反围剿: 拟敌军尚未完全到达集结位置的时候,先消灭其一部,打破其“围剿”计划。
攘外必先安内: 日本即中国“内部仍纷争不已,对满洲问题恐难作出强烈反应”之机,发动九
第二次反围剿: 势攻击南团。
第三次反围剿: 再其疲惫寻机打其可打者。
九一八事变: 不可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
乡村建设派: 船到法国的。
第一次反围剿: 第50师余部隙向东和东北方向窜逃。
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关税自主: 1933年5月国民政府中日互惠关税协定期满,对关税作了根本的修正,税率从5%
皇姑屯事件: 三人中有一王姓乞丐在洗澡时机逃脱,张作霖被炸后,该王姓乞丐即向奉军报
东北易帜,全国统一: 应此时机同时更换旗帜,宣言就职,以十七年双十节为兄完成统一之纪念日也
南京惨案: 南京城里的一些兵痞和流氓机进行抢劫。
夏斗寅叛变: 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武汉空虚之机,率部叛乱。
徐州会议: 专车西上距徐州一百多华里的郝寨,迎候冯玉祥。
南昌起义: 中共前委决定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
秋收起义: 船东下,参加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 国民党南京政府所属第8路军在广东省东江地区进攻南昌起义军之际,从南昌
中山舰事件: 孙中山最后一次搭「永丰舰」,转赴北京共商国事,次年3月在京病逝。
占领九江、南昌: 孙传芳江新轮赴赣。
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胜前进。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宋庆龄青玻璃马车随枢行进。
五卅惨案: 厂内日本职员也机枪击工人,结果打死工人8名、重伤数十人,逮捕工人70余人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直系后方兵力空虚,星夜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通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冯玉祥吴佩孚在长城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时,率部从古北口、密云前线秘
临时执政府: 奉系军阀机迫令段祺瑞交出政权。
香港海员大罢工: 从此便机开始从事宣传与组织。
陈炯明叛变: 马湘、黄惠龙叛军抢劫之时,夹持孙夫人从第一公园小巷,往长洲要塞司令马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对少数几个已经隙入窿者,则不准其出窿,任其在井下饿困,直到第二天,即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8月初英舰去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