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passing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曾子问: : 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
第1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4): : 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的行为,让它回复到礼,这就是仁。
第47节:礼仪传承与当代教育(2): : 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只要说话能恪守忠信,行为保持诚敬,即使是到了落
第60节:礼仪践行与古礼寻访(3):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此外,《左传》记载说,鲁昭公到晋国访
公冶长篇第五: : 然孔子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篇第七: : 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罕篇第九: :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颜渊篇第十二: :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路篇第十三: : 虽州里行乎哉?”与此章语相类。
宪问篇第十四: :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卫灵公篇第十五: : 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阳货篇第十七: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罕第九: :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颜渊第十二: : 而由人乎哉
宪问第十四: : 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卫灵公第十五: : 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
阳货第十七: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第2节:第一节 何为仁(1): : 正如他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12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1): : 而由人乎哉?"
第13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2): : 孔子曾经有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25节:第二节 君子之礼(1):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第26节:第二节 君子之礼(2):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翻译成白话就
第28节:第二节 君子之礼(4): : 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这是《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但其
14、姓陈的没一个好东西: : 可以保民乎哉?"
97、装病是儒家的一项优良传统: : 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孟子旁通(一): : 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代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
颜渊第十二(1): :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第64节:听南怀瑾讲《论语》(64): :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无为而治(1): : 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
第11节:孝敬之道(11): : 孔子曾经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24节:智慧之道(10): : 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第57节:本色于丹(代后记) (9): : 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