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山返回主页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 鴈荡之山天下无,奔岸绝壑不可图。
会鹤臞郑高士庵为予写神走笔赋杂言: 西湖之山可作诗千幅。
五湖空蒙图: 五湖之山何青青。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欲往从之山阻长。
常君挽词: 龟城之山龙蟠崛,山下侍城何郁郁。
刘守生日: 郁葱之山海上浮,上有仙人老浮丘。
禹柏行: 衡之山巍巍,
横山堂三章: 阳羡之山兮领地灵,鸿洞欻吸兮九叠为屏。
九效·鸣穷: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崇寿院霜钟双阁: 二钟之山盖其类。
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用侄炜之山行韵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清湖山大火: 清湖之山峨帝阍,盘陀四隤如云屯。
山水吟: 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
佳人两章寄许东溪: 衡之山,郁苍苍。
登赋堂: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何以送之山前月,千里随人光不灭。
和希声莲华樵人遇仙行: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送牛秀才之山阳省兄
: 阁外之山横翠来。
瑞麦赞: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舣舟采石: 我昔南游武昌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
吾庐寓言: 五峰之山环吾庐,五峰之水清溜渠。
送林宗丞浙东议幕: 秦望之山高且平,卧龙横亘环州城。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修居室赋诗自警: 木可伐之山
有客: 还之山水窟。
巩县初见黄河: 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
张可大甥与古愚家兄游阳孟岩已废而旧日之山屹然独存有诗因次其韵
川上怀旧: 为今日之山,是昔日之原。
严滩怀古: 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