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返回主頁
第41節:第二章 盛開(22): : 許乃勝、蔡琴、李建復六位民歌風潮中的佼佼者所組建的,他們均在工作室中扮演
第44節:第三章 綻放(3): : 鄉土文學從我們手中的書開始,黃春明的《鑼》、《莎喲娜啦,再見》,陳映真的
第45節:第三章 綻放(4): : 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
第46節:第三章 綻放(5): : 其中的《歡顔》、《橄欖樹》被選定為電影《歡顔》的主題麯,被譽為民歌時代無
第47節:第三章 綻放(6): : 在民歌時代曾創作過《風中的早晨》、《散場電影》、《七月涼山》、《季節雨》
第50節:第三章 綻放(9): : 戴洪軒、音樂人姚厚笙以及詩人餘光中的幫助,當局無奈妥協。
第52節:第三章 綻放(11): : 其中的《忘了我是誰》幾乎成為了校園演出中必唱的歌麯。
第54節:第三章 綻放(13): : 《搭錯車》已經决定由女主角演唱其中的所有麯目,並且已經開始練唱。
第60節:第四章 蛻變(4): : 如陳揚所說:"一個人在大自然中的那種無奈和渺小。
第61節:第四章 蛻變(5): : 其中的《想飛》和《月琴》(在費翔的專輯裏名為"思想起")都是翻自鄭怡的作品
第62節:第四章 蛻變(6): : 的祈禱/誰能不顧自己的傢園/拋開記憶中的童年/誰能忍心看那昨日的憂愁帶走我們
第63節:第四章 蛻變(7): : 以桀驁不馴的孤獨形象成為歌迷心目中的創作歌手的典範,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英雄
第64節:第四章 蛻變(8): : 《鼕雨》中的《鼕雨》、《外面的世界》、《大約在鼕季》等作品均有着極為動人
第65節:第四章 蛻變(9): : 石推出首張個人創作演唱專輯《生命中的精靈》,形成日後獨樹一幟的李氏風格。
第68節:第四章 蛻變(12): : 雁去潭不留影"原本是《菜根譚》中的話,常常被高中老師寫在黃舒駿周記上的一
第69節:第四章 蛻變(13): : "那朵校園中的玫瑰,是否可能種在我眼前,在平凡無奇的人世間,給我一點溫柔
第71節:第五章 鄉愁(1): : 所有電視節目及電臺廣播中的"方言"節目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
第73節:第五章 鄉愁(3): : 黑名單工作室中的外籍成員司徒鬆就曾擔心地表示,歌中諷喻執政者的痛處,恐怕
第74節:第五章 鄉愁(4): : 收錄在林強首張個人專輯《嚮前走》中的作品,描寫的是從小生長在田莊的臺灣囝
第75節:第五章 鄉愁(5): : 這些老歌中的腔調虛字都是要口授纔知道的,看譜根本不準。
第78節:第五章 鄉愁(8): : 新寶島康樂隊由傳說中的"排灣族最後一位王子"阿Von負責搜羅民謠麯目。
第81節:第五章 鄉愁(11): : 我們開始尋找臺灣縱貫綫那夢中的音樂角頭。
第82節:第五章 鄉愁(12): : 開始尋找臺灣縱貫綫上那夢中的音樂角頭。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得喜樂、寧靜、救贖 …… 音樂是電影中的一部分,你可能因為一部電影而記住一
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 的開始都暗示主角是被攝影機隨意挑中的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 : 是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纔十歲吧,卻多愁善感,擁有一張討人喜愛的率性臉蛋,一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 : 是他在《十誡》中的創作取嚮。
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 如劉小楓所說:"米高(其文中的麥剋)不願意進入安卡的身體,不是他不欲進入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 : 偷窺這位心目中的女神回傢後的私密生活,甚至偷偷地給她搖個無聲電話,聽聽她
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 我們衹看到他眼中的她。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 : 正好是自己當年在二戰中的故事。
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 診的女病人所鐘愛的樂章來扣緊電影中的敘事,那是荷蘭古典音樂傢梵·德·布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