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返回主頁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兩岸青山不絶,漸漸地,東南方向的高山深𠔌多了起來,而船卻已在不知不覺中駛
詩三百三首: 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渡。
山鷓鴣詞: 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連類而及,
汴河麯: 兩岸緑野千裏,田疇相接,望中一片無邊春色。
送樂平苗明府: 兩岸樹凝霜。
尋華山雲臺觀道士: 洞口兩岸坼。
省試湘靈鼓瑟: 廣大的湘江兩岸都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之中。
歸雁: 水碧沙明兩岸苔。
公無渡河: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
江南行: 娼樓兩岸臨水柵,夜唱竹枝留北客。
初入峽有感: 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 江界平分兩岸春。
城上夜宴: 風月萬傢河兩岸
題牛相公歸仁裏宅新成小灘: 兩岸灧澦口,一泊瀟湘天。
始至雲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捨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 兩岸勢爭衡。
堤上行三首(其一、其二):  《堤上行》的第二首重在描寫長江兩岸的風俗人情,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竹枝詞九首: 兩岸山花似雪開,傢傢春酒滿銀杯。
送杜秀纔歸桂林: 兩岸曉霞千裏草,
謝亭送別: 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着一江碧緑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豔
送陳昈歸麻川: 兩岸山相嚮,三春鳥亂啼。
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 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滿角吹春。
送張綰遊鐘陵: 南憶竜沙兩岸行,當時天下尚清平。
送杜使君朝覲: 援毫兩岸曉,欹枕滿旗風。
秋江: 兩岸山青映,中流一棹聲。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兩岸有楊花。
夜雪泛舟遊南溪: 兩岸嚴風吹玉樹,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 衹應兩岸當時柳,能到春來尚可憐。
化城閣: 兩岸聞鍾聲。
送瀋康知常州: 最憶荊溪兩岸春。
送吳顯道五首: 春風兩岸水楊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送謝師宰赴任楚州: 神頭兩岸水無窮,伏檻荷花滿地紅。
題寶岩寺寒碧亭二首: 兩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麯篆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