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送陈判官赴绥德: 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郁林寺: 众籁凝丝竹,繁英耀绮罗。
送沈亚之歌并序: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 丝竹醉山魈。
虞美人: 缓歌慢舞凝丝竹
水调歌头: 丝竹缓离愁。
答李邦直: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丝竹闹邻保。
次韵周法曹游青原山寺: 丝竹写烦哇。
醉落魄: 东山小枝携丝竹
锦缠头: 满船丝竹载凉州。
元日: 丝竹韵长廊。
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丝竹传新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
杂曲歌辞·行路难: 丝竹俨然宫商死。
杂曲歌辞·夜寒吟: 细腰楚姬丝竹间,白纻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丝竹咏芳尘。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奉和圣制同二相以下群官乐游园宴: 丝竹吐郊衢。
送卢举使河源: 满堂丝竹为君愁。
补乐歌十首·六英: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
观祈雨: 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琵琶引: 终岁不闻丝竹声。
咏贵游: 丝竹声中醉玉人。
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纵听丝竹也无欢。
九日曲池游眺: 江头丝竹竞相追。
太常观阅骠国新乐: 丝竹变恒陈。
经端溪峡中: 寄言丝竹者,讵识松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