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返回主頁
文公十六年: : 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
捲十一: : 陰氣始出東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轉而南入,屏其伏也。
捲二隱元年,盡二年: : 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鬱郎亭。
捲三隱三年,盡五年: : 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
捲四隱六年,盡十一年: : 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捲五桓元年,盡二年: : 濟陰城武縣東南有北郜城。
捲六桓三年,盡六年: : 《釋例》曰:“汾水出大原故汾陽縣東南,至晉陽縣西南,經西河平陽至河東汾陽
捲七桓七年,盡十八年: : 東南流為河水,至漢中東行為漢水。
捲八莊元年,盡十年: : 郱在東莞臨朐縣東南
捲九莊十一年,盡二十二年: : 南郡當陽縣東南有權城。
捲十莊二十三年,盡三十二年: : 《釋例》曰:“扶風雍縣東南有召亭也,春秋時召伯猶是召公之後,西都既已賜秦
捲十一閔元年,盡二年: : 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
捲十二僖元年,盡五年: : 在下邳僮縣東南
捲十三僖六年,盡十四年: : 東郡濮陽縣東南有鹹城。
捲十四僖十五年,盡二十一年: : 下邳僮縣東南有婁亭。
捲十五僖二十二年,盡二十四年: : 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捲十七僖二十九年,盡三十二年: : (魯縣東南有昌平城。
捲十九上文五年,盡十年: : 坐委於殯東南,有葦席。
捲二十文十六年,盡十八年: : 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
捲二十一宣元年,盡四年: : 熒陽宛陵縣東南有林鄉。
捲二十二宣公五年,盡十一年: : 東南,經潁川汝陰,至淮南下蔡縣入淮”也。
捲二十三宣十二年: : 今在濮陽縣東南
捲二十六成三年,盡十年: : 河南新城縣東南有蠻城。
捲二十七成十一年,盡十五年: : 東南徑扶風、京兆高陸縣入渭也。
捲二十八成十六年,盡十八年: : 東南至潁川長平縣入潁。
捲二十九襄元年,盡四年: : 在陳留襄邑縣東南
捲三十襄五年,盡九年: : 吳、越實在東南
捲三十一襄十年,盡十二年: : 地在宋之東南,知光從東道與東方諸侯遇,蓋邾、莒、滕、薛之徒,自相會遇也。
捲三十三襄十六年,盡十八年: : 東南至溫入河。
捲三十四襄十九年,盡二十一年: : 在緱氏縣東南
捲三十五襄二十二年,盡二十四年: : 且邾在魯之東南,奔邾出此門以為便。
捲三十七襄二十六年,盡二十六年: : 汝水出南陽魯縣東南經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