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返回主頁
“周易”釋名(4): : 興壺:“隹三年九月丁子,王纔奠,鄉醴,乎虢叔召興易,羔俎(郊祖)”。
《易經》及八卦爻辭的起源(6): : 如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歷譜》。
本書譯事的經過: : 遠在三年前,有一天,程滄波先生對我說:商務印書館要翻譯《周易》為白話,這
周書•泰誓上: :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
周書•無逸: : 三年不言;
周書•蔡仲之命: : 三年不齒;
書序: : 三年,復歸於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捲二堯典第一: : 三年差一月,則以正月為二月,每月皆差;
捲三舜典第二 : : 三年矣。
捲四大禹謨第三: : ”至“之初”○正義曰:舜即政三十三年,命禹代己,禹辭不獲免。
捲五益稷第五: : 》雲:“《夏書》曰:‘禹湮洪水十三年,三過傢不入門。
捲六禹貢第一: : 治水十三年,乃有賦法,與他州同。
捲八湯誓第一: : 宣三年《左傳》文。
捲八仲虺之誥第二: : ”○正義曰:《周禮·鄉大夫》雲:“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
捲八伊訓第四: : 三年崩,別立外丙之弟仲壬。
捲八太甲上第五: : 三年復歸於亳,思庸,念常道。
捲八太甲中第六: : 三年服闋。
捲八鹹有一德第八: : 《無逸》雲“肆祖甲之享國三十三年”,傳稱祖甲即太甲也。
捲九盤庚上第九: : 三年一祫在秋,五年一禘在夏,故《公羊傳》雲:“五年再殷祭。
捲十說命上第十二: : 信默三年不言。
捲十說命中第十三 : : ”《周禮·鄉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與賢者能者。
捲十西伯戡黎第十六 : : 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捲十微子第十七: : 昭十三年《左傳》曰:“小人老而無子,知隮於溝壑矣。
捲十一泰誓上第一: : 武王三年服畢,觀兵孟津,以卜諸侯伐紂之心。
捲十一泰誓中第二: : 莊三年《左傳》例雲:“凡師一宿為捨,再宿為信,過宿為次。
捲十二洪範第六: : 宣三年《左傳》稱“成王定鼎,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是“後世遇吉”。
捲十三金縢第八: : 悅豫”○正義曰:武王以文王受命十三年伐紂,既殺紂,即當稱元年。
捲十三大誥第九: : “大事”至“為美”○正義曰:成十三年《左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捲十四康誥第十一: : 既三年滅三監,七年始封康叔,則於其間更遣人鎮守,自不知名號耳。
捲十五召誥第十四 : : 案宣三年《左傳》王孫滿雲:“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鑄鼎象物。
捲十五洛誥第十五: : 三年歸,製禮作樂,出入四年,六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