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返回主页
“周易”释名(4): : 兴壶:“隹三年九月丁子,王才奠,乡醴,乎虢叔召兴易,羔俎(郊祖)”。
《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6): : 如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历谱》。
本书译事的经过: : 远在三年前,有一天,程沧波先生对我说:商务印书馆要翻译《周易》为白话,这
周书•泰誓上: :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周书•无逸: : 三年不言;
周书•蔡仲之命: : 三年不齿;
书序: : 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卷二尧典第一: : 三年差一月,则以正月为二月,每月皆差;
卷三舜典第二 : : 三年矣。
卷四大禹谟第三: : ”至“之初”○正义曰:舜即政三十三年,命禹代己,禹辞不获免。
卷五益稷第五: : 》云:“《夏书》曰:‘禹湮洪水十三年,三过家不入门。
卷六禹贡第一: : 治水十三年,乃有赋法,与他州同。
卷八汤誓第一: : 宣三年《左传》文。
卷八仲虺之诰第二: : ”○正义曰:《周礼·乡大夫》云:“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
卷八伊训第四: : 三年崩,别立外丙之弟仲壬。
卷八太甲上第五: : 三年复归于亳,思庸,念常道。
卷八太甲中第六: : 三年服阕。
卷八咸有一德第八: : 《无逸》云“肆祖甲之享国三十三年”,传称祖甲即太甲也。
卷九盘庚上第九: : 三年一祫在秋,五年一禘在夏,故《公羊传》云:“五年再殷祭。
卷十说命上第十二: : 信默三年不言。
卷十说命中第十三 : : ”《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与贤者能者。
卷十西伯戡黎第十六 : : 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卷十微子第十七: : 昭十三年《左传》曰:“小人老而无子,知隮於沟壑矣。
卷十一泰誓上第一: : 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
卷十一泰誓中第二: : 庄三年《左传》例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宿为次。
卷十二洪范第六: : 宣三年《左传》称“成王定鼎,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是“后世遇吉”。
卷十三金縢第八: : 悦豫”○正义曰:武王以文王受命十三年伐纣,既杀纣,即当称元年。
卷十三大诰第九: : “大事”至“为美”○正义曰:成十三年《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卷十四康诰第十一: : 既三年灭三监,七年始封康叔,则於其间更遣人镇守,自不知名号耳。
卷十五召诰第十四 : : 案宣三年《左传》王孙满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卷十五洛诰第十五: : 三年归,制礼作乐,出入四年,六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