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返回主頁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玄宗親祭孔子而作此詩。
贈孟浩然: 此詩約作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離開長安回到襄陽隱居之後。
華州: 華州: 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東雍州置華州,治鄭縣(今華縣)。
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開元二十三年,從大明宮經興慶宮,一直到城東南的風景區麯江,築閣道相通。
詠懷古跡之一: 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單程等據其險隘,大寇郡縣。
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赤壁:   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
贈別·其一: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烏棲麯: 用三年時間,築成橫亙五裏的姑蘇臺(舊址在今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上建春宵
襄陽歌: 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從巴蜀東下。
梁園吟: 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徵召,滿懷理想,奔嚮長安。
江上贈竇長史: 三年歸及長風沙。
寄韋南陵冰,餘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顔尚書笑有此贈: 一日劇三年
寄東魯二稚子(在金陵作): 別來嚮三年
灞陵行送別: 漢獻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在長安作亂,他避難荊州,作了著名的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三年不歸空斷腸。
酬崔十五見招: 懷袖且三年
越中覽古: 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
紀南陵題五鬆山: 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唐玄宗天寶元年至三年(742—744),李白在長安為翰林學士。
放後遇恩不沾: 三年未許回。
秋浦寄內: 三年北信疏。
田園言懷: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塔是玄奘在永徽三年(652)建的,稱大雁塔,共有六層。
洗兵馬(收京後作):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潼關吏: 暗暗帶出了三年前潼關曾經失守一事,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潼關防衛效能的關心與
鐵堂峽(鐵堂山在天水縣東五裏,峽有鐵堂莊): 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
乾元中寓居同𠔌縣,作歌七首: 三年饑走荒山道。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代宗大歷三年(768)春天,杜甫一傢從夔州出三峽,到達江陵。
草堂: 三年望東吳。
可嘆: 聞道三年未曾語,
錦樹行(因篇內有錦樹二字摘以為題非正賦錦樹也): 故國三年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