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返回主页
阳城: 谁云七载噤无声。
次韵黄仲宣九日: 七载寓僧庐。
辇下言怀: 七载江湖饱问津。
次单推韵: 七载离家梦亦惊,春来又是听仓庚。
沁园春: 尔后凡七载,时时为之,自知非深根固蒂之道,亦可谓世外之妙观矣。
琵琶记: (末)他中状元做官六七载,撇父母抛妻不采。
诗选: 七载光阴若流水。
诗选: 七载风尘跨蹇驴,有如东飞伯劳西飞燕。
全唐诗话: : 有“七载秉钧调四序”之句,识者莫不荣之。
寄东鲁二稚子: : 可能是作于天宝七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韦济任尚书左丞前后,杜甫曾赠过他两首诗,希望得到
校点后记: : 如前集卷五十七载福州僧之学李义山诗,则斥为“所谓屋下架屋者,非不经人道语
吴琚: :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宋孝宗与太上皇(高
史达祖: : 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郑綮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李颀: : 约作于天宝六、七载(747—748)间。
李白: : 则李白此诗当是天宝七载春作于扬州。
杜甫: : 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时杜甫37岁。
卷十一 志谒诔: : 凡十七载
卷四十 祭文: : 终始七载,不忘祗勤,事无观瞻,道有屈伸,皂囊密启,(见上“屡皂其囊”注
卷九: : 在位七载,元
卷九 赋戊: : 凡七载
卷五十六 箴、铭、诔上: : 〕皇帝御天下之七载也。
清歌春态:兰台公子赋高唐(1): : 直至幹儿夭亡七载之后,也就是元祐六年(1091)五月东坡从杭州再度被召回朝,
李白绝嗣了吗(1): : 天宝六、七载,在《送杨燕之东鲁》一诗中,他说:“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一 祖父林孝恂: : 七载的欢乐之后,林徽因八岁随祖父移居上海;
十六、柳永(3): : 康熙《崇安县志》卷七载:“柳永有子名涚,字温之,庆历六年贾黯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