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返回主頁
明河篇: 願得乘槎一問津。
送劉昱: 因而“誰是”一問,言外之意,還是希望劉昱且住為佳。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初入太湖: 一一問朝宗,方應可譚悉。
初鼕夜飲: 身在何處!“明年誰此憑欄桿?”這一問,凝聚着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
秋浦途中: 故設一問,陡然地翻起波瀾,可謂筆力奇橫,妙到毫顛。
題桃花夫人廟: 由脈脈含情的描述轉為冷冷一問時,讀者纔知道那不過是欲抑先揚罷了。
晚次樂鄉縣: 衹是近承上一問句,再加推敲,又可發現,句中的“噭噭”“猿鳴”遠應前一句的
舟中曉望: 第三聯於是轉出一問一答來。
登峴山亭,寄晉陵張少府: 憑軒試一問,張翰欲來歸。
送杜十四之江南(一題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
渡浙江問舟中人: 一問便結,令讀者心蕩神馳,使意境頓形高遠。
同水部張員外籍麯江春遊,寄白二十二捨人: 第四句纔陡然一問作結。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們自然而然地與詩人同時發出深沉的一問:“廣陵何處在?”這一問,悵然長呼,
寄裴處士: 一問清泠子,獨掩荒園扉。
將發楚州經寶應縣訪李二忽於州館相遇月夜書事…李寶應: 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酬暢當尋嵩嶽麻道士見寄: 願得相從一問師。
春月: 款關一問訊,為我披衣裳。
連昌宮詞: 通過作者與老人的一問一答,探討“太平誰緻亂者誰”及朝政治亂的因由。
夜聞歌者(宿鄂州): 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
池上小宴問程秀纔: 停杯一問蘇州客,何似吳鬆江上時。
閑居偶吟,招鄭庶子、皇甫郎中: 傢計不一問,園林聊自娛。
: 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問:“豐年事若何?”即使真的豐年,情況又怎樣呢?這
京兆杜嬰大醇能讀書其言近莊其為人曠達而廉清自托於醫無貴賤請之輒往卒也以詩二首傷之: 存亡誰一問,嗟我亦窮空。
送陳景初金陵持服舉族貧病煩君藥石之功: 一一問歸鴻。
送吳顯道五首: 我今停杯一問之。
拙軒頌: 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
踏莎行: 藉眼前山水作癡癡一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無理有情,無理
將進酒(小梅花二首): 歇拍用一問句收束,譏諷之意自見。
菩薩蠻(十一之一): 這一問一答,有力地表現了詞人別後孤獨凄涼落寞的心態。
琴調相思引(送範殿監赴黃岡): 這一問一答,描畫出一幅山程水驛、風雨凄迷的古道行旅圖,把詞人對範殿監體貼
罷相作: 主人無須顧慮來者不多而發這一問
回鄉偶書二首(其二): 這衹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