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返回主頁
送陳章甫: 活動於洛陽一帶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廬山一帶正是南鬥的分野。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荒涼。
燕歌行並序: 此藉指東北沿海一帶
老將行: 先說西北賀蘭山一帶陰霾沉沉,陣戰如雲,告急的文書不斷傳進京師;
行路難之二: 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帶山川的艱險,卻並不感到文意上有過多的埋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絳州竜門(今山西省稷山縣一帶) 人,初唐四傑之一。
雜詩之三: 交代背景:黃竜戍一帶,常年戰事不斷,至今沒有止息。
次北固山下: 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
贈孟浩然: 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
渡荊門送別: 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旅夜書懷: 首五言律詩大概是他舟經渝州、忠州一帶時寫的。
送梓州李使君: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盡是大樹參天,
漢江臨眺: 戰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
臨洞庭上張丞相: 故址在今湖北安陸一帶
與諸子登峴山: 故址在今湖北安陸一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桐廬縣一帶的別稱。
早寒江上有懷: 漢水在襄陽一帶水流麯折,所以作者以“麯”概括之。
餞別王十一南遊: 別後更誰相伴?衹見一帶青山如黛,依依嚮人。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②江漢:指今湖北一帶
書邊事: 河西、隴右一帶長期被吐蕃所占。
孤雁: 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隴一帶作客,多天涯羈旅之思。
尋陸鴻漸不遇: 他把傢遷徙到了城郭一帶
行經華陰: 而且是由河南一帶西赴鹹京的要道,行客絡繹不絶。
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這一帶古時本為秦地。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
閣夜: 這就從側面烘托出夔州一帶也不太平,黎明前軍隊已在加緊活動。
詠懷古跡之一: 我在東北一帶顛沛流離;
詠懷古跡之三: 距故鄉洛陽偃師一帶不象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裏,但是“書信中原闊,幹戈北斗深
芙蓉樓送辛漸: 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遊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梁園吟: 三載(744)詩人遊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時候。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泛指江、浙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