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6歲金庸拿下劍橋博士 論文質疑正史造假獲贊譽(圖)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0年九月22日

日期: 2010年九月22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新京報

事件經過:

  86歲金庸拿下劍橋博士 論文質疑正史造假獲贊譽(圖) 新京報
  86歲的武俠小說傢金庸將多一個“唐史專傢”的稱號。昨天上午,金庸(本名查良鏞)助手吳小姐嚮本報記者證實,“本月,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與金庸先生的博士導師麥大維(David McMullen)分別來到香港,聖約翰學院院長為金庸先生頒發了哲學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質疑正史
  吳小姐表示,劍橋給金庸頒發博士學位是在小範圍內舉行的,金庸也沒有對外發佈相關的消息。據港媒報道,麥大維日前透過電子郵件嚮香港媒體表示,金庸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代盛世時期,東宮太子繼承皇位制度,由開國的唐高祖說到唐玄宗,透過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繼位牽涉的宮廷政治及權力鬥爭。金庸的博士論文提及了唐代由盛轉衰的一段關鍵史―――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變時,唐玄宗李隆基派了兒子榮王平亂,後來榮王戰死,正史沒提及死因,金庸覺得正史有問題,分析太子把弟弟榮王殺掉。
  金庸去年說,自己找了很多證據,證明這個事件是歷史造假,其實是太子在發動政變,把弟弟殺掉,而且他(太子)占有軍隊,連父親也不敢動他。他得出結論,從唐太宗開始,到宋元明清,都是所謂的“槍桿子裏出政權”。
  求學問而非學位
  2005年,劍橋大學曾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隨後,81歲的金庸赴劍橋攻讀歷史學碩士,在小他15歲的導師,漢學家麥大維指導下,於2006年完成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制度》。重點研究唐太宗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正、野史兩部分。
  獲得碩士學位之後,金庸曾說,自己追求的不是學位而是學問,而且博士論文一定要有創見。金庸的博士論文完成後,獲得了指導老師麥大維高度評價,今年七月决定頒授他哲學博士學位。
  ■ 鏈接
  論文題目曾“一波三折”
  據《晶報》報道,金庸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說,起初他想寫關於匈奴的論文,因為中國學者認為是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把匈奴打退到西方去的。但西方人就不同意這種講法。於是,金庸又報了一個研究選題:研究武則天。評委們卻表示,武則天的題材寫的人已經很多不會有太多新意。
  最後沒想到,評委們對唐朝玄武門之變這個選題很有興趣。金庸說,自己對玄武門之變一直存疑,最近的考古成果證實了他疑之有理。
  這樣,博士論文的題目纔定下來。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