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鬍德平:國企不是“菜牛” 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 Hu Dep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stead of "beef cattle" can not maximize profits
| 事件經過:
鬍德平
國企不是“菜牛”“奶牛” 要做國民經濟“耕牛”
政協經濟組熱議壟斷企業暴利現象,鬍德平三種“牛”巧妙比喻如何看待國企利潤
新快報訊“中石油每年的開銷要400億元以上,開了門,每天都要一個億以上。”昨日,在政協經濟組討論時,全國政協委員、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曹光佑這句話引爆了小組討論,有委員認為壟斷企業利潤過高,也有委員為壟斷企業辯護,會場形成了兩派。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鬍德平則提出,國企要甘當耕牛,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應以為國民經濟提供基本服務為出發點。
國企要甘當耕牛 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
在昨日的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鬍德平說,“‘十二五’期間,中央政府財政開支的三分之二用於搞民生,這是政府的一個很大進步。以前是做什麽?尤其是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的收入都是去搞投資了。現在,國有企業,應該為我們的國民提供基礎的服務産品,比如水、電、路、氣,這些都應該提供,價格要合理,不能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要以國民經濟發展的最大化為目標。”
聽到此處,有幾位委員紛紛插話說,“這個我可以給你解釋一下。”他們算了一筆賬,“從哈薩剋斯坦進口的天然氣,進口一立方,按照現在的售價,要虧損一塊多,進口越多,虧得越多,現在進口幾百億立方,就虧幾百個億,如果進口1000億立方,中石油的利潤就沒有了。”
對這幾位委員的解釋,鬍德平反詰道,“那為什麽美國的汽油價錢比我們的還便宜?”
鬍德平說,在美國,一個十字路口有四傢加油站,誰便宜,大傢去誰那裏去買,充分競爭,使得美國汽油價格不高,但國內就缺乏這樣的競爭。
他接着說,國有企業不能當菜牛,不能做大後,把牛宰了,搞民營化,誰有錢誰入股去,不可以這樣。國有企業也不能當奶牛,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用來生利。國有企業要當耕牛,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銀行業利差最高 應該多為中小企業服務
除了對中石油等大型能源壟斷企業的表現不滿外,不少委員對銀行業的作為也頗多詬病。
全國政協委員談理平就認為,“中國的銀行,90%都是國有的吧?他們可看起來不像耕牛。”談理平指出,銀行業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太少,就全世界範圍而言,衹有中國的銀行利差達到了百分之二點幾。不但利差大,而且銀行服務的對象多數限於國有企業,很少嚮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更奇怪的現象是,銀行和民營企業的關係,出現嚴重的顛倒,企業要求着銀行來貸款,“這是什麽樣的耕牛?”
聽到此處,全國政協委員、原工商銀行監事長王為強解釋說,目前國有資産占銀行資産的比重大約是60%多一點,隨着股份製銀行和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這個比例還要再下降。至於利差,現在較前些年已經越來越低了,將來還會更低。
■焦點
曹光佑:壟斷行業並非都是高工資
近年來,壟斷行業的高薪問題也頗受關註。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曹光佑昨日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壟斷行業的確存在工資較高的現象,但他認為壟斷關鍵是産品、服務價格的壟斷,而價格是政府來定的,並不是國企能决定的。
曹光佑說,國企的高管收入不是都高,也分層次。許多大的國企,都是拿出優質資産去上市,剩下的資産留在母公司。去年央企1至11月份有8000多億元的利潤,但是母公司的利潤衹占了3000多億元。優質資産剝離出去後,留在母公司的員工,收入就沒有上市部分的工作人員工資高。我女兒就在國企的本部,幹得很纍,但沒有上市公司那邊拿錢多,差距至少有20%。
大傢對國企工資高,意見大,其實是對政府派來的高管的收入高有意見。一般政府會嚮大國企派書記,原來這個人是在政府的,工資衹有幾千塊,但到了企業,跟總經理是同級的,工資自然要一樣,就變成了幾萬塊了,所以大傢認為差距很大了。
曹光佑說,其實壟斷行業之間也有差別。有些壟斷行業,還沒有民營企業的收入高,由於收入差了一大截,有些壟斷企業的高管還被民企把人挖走了。
曹光佑認為,保險業、金融業等行業的薪酬確實要高一些。政府正在想辦法調整。但是,這個問題有一定歷史原因。過去,薪酬多少是企業自己說了算。後來,國資委監管後,已經調高的薪酬要調整下來就很不容易。這幾年,國資委都在限製過高收入。電力係統要高一些,但受電網分開、煤炭價格上漲、電力效益下降等因素影響,其收入受到限製,差距已經開始減小。電力係統,也不像外面說的那麽有錢。
新快報特派北京記者 劉正旭 張瀟 尹輝 尹來 陳紅豔 廖穎誼 曹晶晶 陳琦鈿
(責任編輯:剋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