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美國公司默許中國網絡檢查?共和黨人被激怒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1年元月5日

日期: 2011年元月5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美國之音

事件經過:

  美國公司默許中國網絡檢查?共和黨人被激怒 美國之音
  美國國會研究機構說,百度在執行中國網絡內容檢查政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卻一直得到美國公司的資金支持。美國網絡專傢認為,追求高回報率的投資無可厚非,但不應因此忽視網絡自由。
  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U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去年11月19號嚮國會提交的調查報告指出,百度1999年成立時,大量啓動資金來自美國投資。2005年在納斯達剋上市後,百度吸引的美國投資增加迅速。現如今,馬爾西科資本管理公司(Marsico Capital Management)等5傢美國投資公司在百度擁有31.4%的股份,與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持股份基本相同。
  美國企業主管還直接參與百度公司的管理。百度網站顯示,5名董事中有2人是美國人,一是美國沃爾瑪(Wal-Mart Stores)公司董事彭納(Gregory Penner),兼任百度執行董事;另一位是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退休合夥人德剋爾(William Decker),現任百度審計委員會主席。路透社說,兩人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加盟百度。
  默許檢查
  委員會報告說,百度在執行中國網絡檢查政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卻一直得到美國公司的資金支持。有媒體說,這實際是美國投資公司默許中國對網絡搜索內容進行檢查。
  去年6月30號在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國會聽證會上作證的新美國研究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麥金農(Rebecca MacKinnon)對美國之音說,百度在美國上市後,很多投資人看好中國的網絡市場,投資增加正常,不一定是支持網絡檢查制度。
  美國勞改基金會(Laogai Research Foundation)主任肯普頓(Nicole Kempton)卻認為,的確有美國企業為了利潤而忽略原則。
  她說:“百度是十分熱門的投資對象,美國投資者有時忽略網絡檢查,寧願忽視中國政府的不良層面去追求利潤。他們會說,會遵守中國政府的當地法律,而且似乎總是找這樣的藉口,就中國政府的責任為自己開脫。坦率地說,有些人隨時會為利潤而犧牲道德。”
  防火墻獲利
  類似的情況不光百度有。肯普頓說,中國迫使雅虎(Yahoo)提供異議人士通訊內容後,雅虎高調批評中國政府控製網絡自由,隨後又繼續支持附合網絡控製政策的阿裏巴巴(alibaba)網站,並擁有40%左右的股份;美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也參與了中國的網絡屏蔽。
  她說:“思科外泄的內部文件顯示,公司中國雇員認為中國金盾防火墻項目是思科公司的巨大商機,可以出售中國政府用得着的技術。美國思科總部當時解釋說,這衹是中國分公司自主决策,與總部無關,但思科的確賺了很多錢。像思科這樣的公司有責任嚮美國公衆說明到底嚮中國政府出售了什麽樣的技術,發揮了什麽樣的作用。”
  密切關註中國互聯網檢查制度的美國民主與技術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分析員辛西婭・黃(Cynthia Wong)說,這些公司的做法與保護促進信息與通訊言論自由和隱私權的全球網絡倡議計劃(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的精神背道而馳,這項計劃把維護人權與言論自由視為科技投資的重要前提。
  她說:“為進入一個市場而進行商業投資和商業决策時,需要分析商業决策對人權可能造成的影響,並盡可能努力減少這種影響。我認為這既適用於投資决策,也適用於更加直接的商業决策。”
  在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國會聽證會上,共和黨籍衆議員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也對美國公司投資中國網絡控製項目的做法提出了批評。他說,如果容忍對言論自由這一基本人權進行侵犯,就衹會降低美國的商業標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