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專傢:解放軍演習已變得“不好看” 但卻是進步
事件類型: 軍事

還看今朝: 2011年三月11日

日期: 2011年三月11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解放軍報

事件經過:

  提要:從訓練場上的槍炮轟鳴,到電腦熒屏上的無聲指令,有人因此覺得“現在的演習不好看了”。在這“不好看”的背後,是一場靜悄悄的變革,是一場訓練的革命。
  一位從事戰術研究的教授下部隊歸來,談了自己的一個感受:“現在的演習不好看了。”
  應該說,這位教授的感覺是敏銳的、確實的。相對於機械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現在的演習大多是網上來網上去,常聽鍵盤響,少見硝煙起,陣勢跟過去相比確實小多了。因此,産生“不好看”的感覺是正常的。
  現在,大傢都在講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什麽轉變?一個根本原因是信息技術大量而廣泛地運用於軍事領域。技術的進步必然引起作戰方式的改變,而作戰方式的改變進一步要求訓練方法實現新的變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製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演習從訓練場上的設防攻打,到電腦熒屏上的刀光劍影,這種轉變是形勢所需、大勢所迫。從這個意義上說,“演習不好看了”不僅是一種進步,而且是一種必然。
  與這種“不好看”相比,有些演習是太“好看”了。“戰鬥”未打響,旗幟已張,徵鼓先鳴,“勢”很足而實不至。這樣的演習即使再好看、再吸引人,而一旦用於未來戰場,平時訓練中的弱點就會暴露無遺。清代思想傢王夫之分析指出“宋弱”的原因,就在於軍隊的訓練不求實效,“教之者,戲之也”“而無一生一死、相薄相逼之情形”“士戲於伍,將戲於幕,主戲於國,相率以嬉而已……斯其所以為弱宋也”!
  不教之兵不可以戰,而教之以戲,演習好似“演戲”,如此訓練出來的軍隊,毫無疑問也不能用之於實戰。“好看的”不一定是信息化戰爭需要的;而戰爭需要的必定不是那些表面上好看的東西。誰在戰鬥力建設中追求“好看”,誰就會在未來戰爭中遭到無情的慘敗。
  信息化已經讓今天的訓練變了樣。一位領導幹部對機關的同志說,現在下部隊檢查訓練,必須目不轉睛地盯住熒屏。稍不留神,眼睛一眨,鍵盤響處,一串指令倏忽閃過,是對是錯都在裏面了。這段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的典型特徵。那些變為代號和短語的“密令”,不經過專門訓練就會看不清、聽不懂、盯不住。
  當然,訓練轉型尚在初始階段。從機械化半機械化條件下的硝煙四起、槍炮齊鳴,轉變為“網聯”“網訓”還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間全部從真槍實彈進入“敲鍵盤”時代。但訓練轉型首先要觀念轉變,着眼提高基於信息係統的體係作戰能力,使訓練真正與建設信息化軍隊接軌,與打贏信息化戰爭合拍,以觀念的轉變促進和帶動訓練的整體轉型。作者單位:總參某工程維護部隊
  (責任編輯:UM040)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