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科學家首次將強子對撞機傳送數據轉換為聲音 Scientist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HC transfer data into sound
| 科学家首次将强子对撞机传送数据转换为声音
事件經過:
科學家將LHC傳輸的大量數據轉換成了多彩的圖像
大型強子對撞機每秒鐘要處理4000多萬個數據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近日首次將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rdon Collider ,簡稱LHC)傳送出的大量數據轉換成了聲音。
為證明希格斯玻色子等粒子的存在,大型強子對撞機每秒鐘要處理4000多萬個數據。科學家相信希格斯玻色子以集合的形式存在於宇宙中所有物質中。大型強子對撞機被放置在法國和瑞士交界處以下17英裏(約27.4公裏)深處。到目前為止,大型強子對撞機輸出的數據已形成了多彩的圖像。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物理學家莉莉•阿斯奎思博士也參與了LHC工作。她表示,除了能看到粒子形成的圖像,她還想聽到粒子發出的聲音。因此她使用音樂軟件將LHC傳送出的數據轉換成了聲音,賦予這些數據另一種表現形式。
她表示:“如果你一直在思考着某些事,你就希望將它們人性化。我認為電子對於我就像琴一樣可能發出聲音。你很容易就會聯想到一些和這些事物有關的聲響。”
阿斯奎思博士承認,産生的聲響目前沒有承載許多科學知識。但她滿懷希望,認為這些聲響很快會對理解這些數據有新的闡述。
如今LHC傳輸出數據的速度非常快,物理學家們可能將他們的“大爆炸”項目延長至2012年末。延長該項目可能使科學家更早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形成時,是希格斯玻色子將無組織的大量粒子轉換成固態物質。(尚力)
(責任編輯:羅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