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jiàn: jiě fàng jūn lán jūn fēi xíng yuán cháng fēi chū jí xiàn sù dù dòng zuò xùn měng líng lì PLA pilots often fly blue speed limit rapid sharp action
| shìjiànjìngguò:
原文配图:解放军战机训练。
“蓝军”产生于“红军”、脱胎于“红军”,最大的忌讳是摆脱不掉“红军”的影子,习惯于按“红军”的规则出牌。
与一支水平不高的“蓝军”对抗,就失去了意义。中国的乒乓球女队员经常找男队员作陪练,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蓝军”在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中的使命,就是用专业精神为战友酿造“苦酒”,一次次挥起拳头把战友打倒,再让战友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
擦掉“胎记”,告别“左手打右手”
华北某机场上空,空军某飞训基地组织的“红蓝”对抗紧张展开。
蓝方一架战机被红方战机死死“咬住”。突然,蓝方战机一个半滚倒转,咬住红方战机的尾巴,红方战机按惯用战术实施摆脱,蓝方飞行员打开加力,一个鹞子翻身,钻到红方侧后方,再次实施攻击。
“这是什么战法?”正当红方飞行员诧异之际,“空战”鸣金收兵。
走下飞机,红方才知道,此次蓝方战机在50分钟内,竟然消耗了平常飞行两小时的油量……
“可见你们的机动量有多大,感谢你们用尽全力模仿凶狠的对手!”红方飞行员感慨地说。
“现代‘蓝军’,绝不能把空战对抗变成‘左手打右手’!”“蓝军”分队大队长陈小平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摆脱“红军”的影子,坚决不按“红军”的规则出牌。
又是一次较量。蓝方两个战机编队采取无线电静默飞行,悄然向红方某机场奔袭。其中一个编队升空爬高,按常规战术动作飞行;另一个编队紧贴海面超低空飞行。半小时后,高空战机编队突然转向90度向红方空域扑去。
“立即实施空中拦截!”红方4架战机呼啸而来。就在这时,蓝方超低空突击的战机编队对红方指挥所、雷达站、港口、发电厂成功实施了“空袭”。
“要是真打仗,我们就失败了!”红方飞行员痛定思痛,对蓝方十分敬佩:“他们完全摆脱了我军的习惯战术,擦掉了我军的‘胎记’,是一个难得的练兵硬对手!”
与时俱进,力争永远飞在“红军”前头
2009年夏天,西北大漠,航空兵、地空导弹、电子对抗、雷达、侦察等10多支部队同时进入战场。蓝方多名飞行员驾机,与来自空军多支精锐部队的对手展开体系对抗。
战机刚一升空,指挥显示器上的信息就消失踪影;导弹刚一锁定目标,屏幕就一片空白;雷达刚一开机,精确制导武器就追踪而至……几场战斗下来,蓝方欣慰地看到,红方的体系作战能力今非昔比了!
“红方在进步,我们必须更快地进步,否则我们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蓝军”分队所在团团长张占礼告诉记者,透过现代空战硝烟纵观最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从“发现”到“摧毁”的时间已大幅缩小――海湾战争按天计,科索沃战争按小时计,伊拉克战争已经缩短到按分钟计……
于是,一场“超越巅峰”的战斗在“蓝军分队”打响。“你要去攻击对方的地面防空系统,就要掌握他的雷达工作体制,明白它有什么优缺点,才能采取让对手头疼的战术。”蓝方飞行员刘彦新谈到这里,对一次较量记忆犹新――
那次,他驾机去闯红方由多种先进地面防空武器摆下的“陷阱”。为了尽量缩小红方发现的距离,他飞行在几十米高的超低空,甚至能感觉到被发动机吹起的沙子在飞机后面形成两道“沙龙”。
突然间,耳机里传来告警声,彩色液晶显示器画面的字符也变成了黄色――战机被地面防空导弹锁定!刘彦新立即启动干扰程序,同时大坡度转弯爬升。
就在转弯的一瞬间,他感到“机翼几乎划进了沙丘里”。最终,他抢在红军发射导弹之前,完成了压制任务!
突破极限,用牺牲精神为战友铺就胜利之路
一次,蓝方飞行员杨宏伟与对手空中格斗。蓝天上,红方战机占据了有利攻击位置,唯一的方法就是实施大过载摆脱机动。杨宏伟打开加力,猛地抱紧驾驶杆!
顿时,近200吨的力量压在两片机翼上,被压缩的空气像一把刀片在战机表面划过,刮起一层白沫,机翼立即弯曲上翘……降落后,机械师告诉他,减速板两侧蒙皮已经被撕裂!
近年来,第三代“蓝军分队”越飞越大胆,动作迅猛而凌厉,空战时发动机频频在加力和慢车之间转换,飞行速度常常达到战机设计极限。
去年5月13日,渤海湾上空,蓝方飞行员陈小平驾驶某新型战机冲天而起。空中搜索、发现目标、急速接近、快速拦截、迅速锁定、扣动扳机……一套动作密不透风,令人目不暇接。
目标被击中!塔台传来阵阵掌声。基地战术研究室主任丁志刚感叹地说:“在几乎是面对面的攻击中,蓝方战机不但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速度,还要防止弹片划伤飞机,危险度极高,没有超乎常人的勇气绝对完不成任务!”
基地司令员董立、政委马哲文告诉记者,国外资料显示,在过去空战中丧生的飞行员大多是在头10次空战中被击落。“空战蓝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以“战争预演”的方式,帮助年轻的飞行员成功规避“头10次”作战风险。
不过,蓝方也有失败的经历。那年9月,空军一支王牌部队与他们进行对抗,以主佯协同、声东击西的战术,将他们击败。
采访中,蓝方飞行员对这次失败经历毫不遮掩。飞行员周长春说:“收获远比胜负重要,用牺牲精神为战友铺就胜利之路,才是我们的目的!”
延伸阅读
中国空战蓝军:从“第一代”到“第三代”
从1966年世界第一支正规“空战蓝军”――以色列外国空军模拟大队成立至今,世界各国空军的“蓝军”建设已走过40多年的历程。
1987年,空军某飞行训练基地,中国空军第一支“蓝军分队”正式诞生。1996年3月,同样是在这个基地,第二代“蓝军分队”成立。
2004年1月,基地装备某型三代战机的第三代“蓝军分队”组建。7年来,“蓝军”分队先后组织24期“红蓝”对抗培训班,3次牵头组织空军合成“蓝军”征战西北演兵场,与各军区空军开展体系对抗。
(责任编辑:UM0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