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專傢:中國航母編隊不是湊幾艘船幾架飛機做樣子 Expert: China is not a hash of several carrier battle group ships frill several aircraft
事件類型: 軍事

還看今朝: 2011年元月5日

日期: 2011年元月5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北京晚報

事件經過:

華圖楊益 原文配圖:航母戰鬥群。華圖楊益 近日,有關中國將造航母的報道,再一次見諸於外國媒體。其內容不外乎猜測中國到底什麽時候會建成航母,或者中國建航母會給其他國傢帶來什麽影響等,而且依然在字裏行間表達了某種“擔憂”。從外媒有關中國造航母的報道越來越集中於中國建造航母本身,而不是渲染所謂“中國軍力威脅”這一點來看,外國媒體多年來有關“中國造航母就是軍力威脅”的炒作,至今已沒有多大市場,再炒冷飯,已經沒有什麽人理睬。 外媒猜測:千奇百怪 美國媒體:此方面報道最積極,認為解放軍的艦載機殲-15早在2009年就已完全準備停當,又認為解放軍的航母技術將藉鑒英國。 日本媒體:一方面宣稱美日聯合演習就是為針對中國航母,又揚言自己已研製了“專門剋製中國航母”的反艦導彈。 韓國媒體:在近日美國“裏根”號航母開赴亞太後,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一幅“解放軍攻擊美國航母”的效果圖。在韓國《中央日報》繪製的該攻擊圖中,解放軍先用無人偵察機確定美國航母的位置,隨後地對艦導彈、驅逐艦、潛艇、戰鬥機等從海陸空嚮美航母編隊攻擊,將其擊沉。報道還專門指出,不久前展出的中國C-602、C-705和C-802A三種導彈如果同時發射,將擾亂美航母的防禦網,衹要有一枚導彈命中,就可以給美航母致命打擊。 印度媒體:未雨綢繆地分析起“中國航母挺進印度洋的弱點”。 加拿大媒體:稱中國已經聘請了烏剋蘭專傢在幫忙造航母。 人民網資料圖:整修中的“瓦良格”號航母。 人民網資料圖:整修中的“瓦良格”號航母。 呼聲 中國造航母在走穩健路 中國海軍的“航母之夢”歷史悠久。早在抗戰時期,當時的海軍司令陳紹寬就曾設想要建20艘航母,這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如今,中國海軍擁有官兵20多萬、水面艦艇500多艘,然而讓軍事愛好者嘆息的是,在大型艦艇方面總不“過癮”。這其中,對航母的期盼尤其突出。 當今,航母已然是世界強國的“名片”。不僅美國把航母集群四處派遣,英國在馬島戰爭動用了航母編隊,就連印度也費盡心力自己造航母。這種情況下,堂堂中國海軍要是沒有滿載艦載機的航母,何以保衛海疆? 中國對航母的呼喚,還有很現實的國防意義。我國領海面積廣阔,要保衛自己的領海,就需要在南沙等地投入兵力。然而,南沙最遠處距離我國最南方的軍用機場1500公裏,而我空軍的主力戰機殲-8,其有效作戰半徑衹有800公裏。如果能有航母組成編隊,為作戰飛機提供移動的中繼站,則我軍可能投放到南沙的綜合實力將大增。因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間關於“造航母”的傳言幾乎年年都有。前蘇聯解體後,中國先後購買了前蘇軍退役航母明斯剋號、基輔號用於旅遊參觀。後來,前蘇聯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又被購買並進行翻修,成為一艘“模型實體艦”。在2007年香港軍備模型展上,就有仿造瓦良格號的“中國航空母艦”模型亮相。 正如去年3月中國海軍副政委鄔華揚表示的那樣,中國已具備自主建造航母的經濟與技術能力。至於到底造不造,什麽時候造,還得根據具體條件和需要。造一艘航母耗資巨大,比如美軍一艘大型航母,建造費用約40億美元,而每年的維護費就達十多億美元。 總之,如果下决心造航母,就要建立一個真正有戰鬥力的海外編隊,而不是僅僅拼湊幾艘船、幾架飛機做樣子。在這一步棋上,中國軍方表現得謹慎、穩健。實際上,就算中國真的建造了自己的航母,也不可能拿航母編隊去和誰硬拼。面對全球霸權挑戰時,保傢衛國主要還是依托於岸基導彈和潛艇。 人民網資料圖:整修中的“瓦良格”號航母。 人民網資料圖:整修中的“瓦良格”號航母。 觀察 西方應有胸襟接納中國航母 作為在“二戰”時就已大面積使用的艦艇,航母早已不是什麽新鮮軍事武器。在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當中,衹有中國沒有航母;在金磚四國當中,巴西、印度、俄羅斯都有航空母艦,惟獨中國沒有;而在亞洲地區,泰國都有航母,但比泰國規模大得多的中國卻沒有。 與日本和德國作為法西斯戰敗國不敢建造航母不同,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也是聯合國的創建者之一,因此中國沒有航母,本應該是一件讓人奇怪的事情。但是在一些西方媒體的炒作和歪麯下,一些人一度把中國擁有航母與“中國軍事威脅論”攪和在一起,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奇怪的西方輿論氛圍。 現在是西方某些國傢改變這種不正常的輿論和心態的時候了。因為,不僅幾千年來的歷史證明,中國有着傳播和平、保障和平的傳統,而且“二戰”以來的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也證明,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傢。中國的和平誠意,體現在解决與周邊國傢的各種領土糾紛中:中國一貫主張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爭端。 當前,中國的海外貿易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財富創造和交流通道。因此,中國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保障這種造福於各國的財富創造和交流行為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這一點,從中國艦艇參與亞丁灣打擊海盜的行動上就可見一斑。 其實,絶大多數國傢和民衆是歡迎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承擔更多責任的,他們早已有了接納中國建造航母的期待。因此,我們從未見過某個非洲國傢、拉美國傢公開非議中國建造航母。而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勢力,也應該順應潮流,開闊自己狹隘的胸襟。 千竜網資料圖:中國航母想象圖。 千竜網資料圖:中國航母想象圖。 關註 美軍三航母會師於亞太 近日,大洋上驚濤四起,美國核動力航母“裏根”號駛往西太平洋,加上剛趕到關島的“卡爾・文森”號和在日本部署的“華盛頓”號,屆時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將在亞太會師。這使得原本就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局勢更加陰雲密佈。 據說按照美軍的習慣,在發生危機的地區,一艘航母表示警告,兩艘航母表示嚴重警告,三艘航母則有了戰爭準備的味道。當前朝核問題正是緊鑼密鼓的時候,“山姆大叔”把航母派來,炫耀武力的意圖十分明顯。 我外交部發言人薑瑜上月28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希望有關國傢采取負責任的態度,多做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傢間互信、有利於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中國海軍未來的新款重型航母。 資料圖:中國海軍未來的新款重型航母。 外圍 我國周邊地區海軍力量掃描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4萬多人,水面艦艇100多艘,其中5000噸以上大型艦艇近30艘、潛艇20多艘。其裝備先進、人員訓練素質高、出航經驗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1.4萬噸級的“日嚮”號、“伊勢”號直升機驅逐艦已經下水,這兩艘艦艇完全可能在短期內被改裝成輕型航空母艦。 印度:海軍兵力約6萬人,擁有水面艦艇一百多艘,其中驅逐艦和護衛艦約20艘,潛艇十多艘。印度從英國購買了一艘二戰末期的航母,排水量為2萬多噸。此外嚮俄羅斯購買的一艘4萬噸級航母正在改建中,印度還計劃自建一艘中型航母。 越南:海軍約4萬餘人,水面艦艇一百多艘,除了幾艘護衛艦超過千噸,其餘都是幾百噸到幾十噸的小艇,還有幾艘潛艇。 菲律賓:海軍兵力約3萬人,水面艦艇百餘艘,其中護衛艦1艘,輕型護衛艦13艘,其餘都是小艇。 韓國:海軍約6萬人,水面艦艇一百多艘,其中驅逐艦、護衛艦約40艘,裝備較為精良。 朝鮮:海軍約4萬餘人,擁有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4艘,還有各式小艇數百艘和潛艇約80艘,是一支神秘之師。 俄羅斯:前蘇聯曾擁有龐大海軍,如今雖實力嚴重下降,但“虎威”仍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擁有潛艇二十多艘(其中核潛艇近20艘),巡洋艦和重型驅逐艦10艘左右,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中國海軍未來的新款重型航母。 資料圖:中國海軍未來的新款重型航母。 資料圖:中國海軍航母編隊想象圖。 中國航母想像圖。 資料圖:中國航母想像圖。 中國航母想像圖。 資料圖:中國航母想像圖。 (責任編輯:劉峰)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