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jiàn: guó měi sān guó shā huáng guāng yù zhāng dà zhōng jié méng chén xiǎo lí qù tiáo jiàn chéng mí Gome Huang Guangyu, killing three Da Chen left alliance conditions in the mystery
shìjiànjìngguò: 公告前的数天流言漫天,一锤定音突如其来。
从2009年6月初到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治理的“公司政斗”告一段落。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快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祝幸福快乐每一天。”仅仅留下短短数语后,陈晓,出局。
3月9日晚8点,国美控股电器有限公司(0493.HK)突然发出一份公告称,董事会主席陈晓因个人原因自3月10日起辞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原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同时与陈晓一起辞职的还有执行董事孙一丁,但他保留了公司副总裁职务。
一直盯着陈晓一举一动的围观者,始终用几近刻薄的词语形容这个“篡位者”。大多数人甚至希望陈晓在去年9月28日的决胜日败北。不过,当天的结果并未如评论者所愿。然而即便陈晓当天留任,预测他离去的声音仍未曾停消。
“体面”出局:陈晓离去条件成谜
3月9日晚间8点,来自这间注册于英属百慕大的电器控股公司的公告开始铺天盖地地涌向受众。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宣布,陈晓于2011年3月10日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以及授权代表职务,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其家人。同时,孙一丁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其家人而将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11年3月10日生效。但孙还将继续留任公司副总裁职务。
与此同时,任命张大中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李港卫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1年3月10日起生效。
张大中是被国美兼并的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会亦增加一位非执行独立董事李港卫。李先后协助超过30家公司在中国以及海外上市,他此前一直担任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主要从事审计业务。
此外,董事会宣布,为遵守上市规则,邹晓春已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以代替陈晓。 如此简洁的联交所公告让一些评论者直呼“超乎想象”。而就在这一纸公告出台之前的数天里,便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公众人士充当预言家,流言四散。
经过接近两年的争斗,曾经的国美CEO被黄氏家族体面地清洗出局。在此“言简意赅”的公告背后,似乎还“别有幽愁暗恨生”。
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所取得的一份国美内部材料中有这样的语句:“陈晓先生以私人理由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是一种理智的行为,也是国美股东的共同选择,只可惜走得太晚了……”
“陈晓先生在任期间,企业、股东和社会等方面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重组后的国美董事会及大股东将会尽全力挽回这些损失,并尽快恢复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描述足以体现国美和黄家对这位家族企业打理者的内心态度。
在公开的新闻稿中,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董事会重组是国美董事会全体成员一致做出的、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战略的决定,并强调,“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所掌握的信息显示,国美的所有相关核心人士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而新任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则借故远走南美,避开观察家视线。
来自国美的另一份内部资料显示,当国美面对外界提出评价陈晓时的应对策略为:“陈晓在国美期间的各阶段评价已有定论,社会舆论前期也对陈晓做出了诸多评价,在此不再发表看法。目前所关心的是,以往发生的事情给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希望不是不可挽回的,由于目前还无法判断其影响可能造成的后果,不方便发表意见。”
事实上,早在有人泄露消息之初便有媒体前去求证,但国美一概闭口不谈。由此可见,国美正在努力淡化本次的重大人事调整。
一位接近国美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陈晓先生是得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后同意离开的。”但是记者未能从更多渠道获知陈晓得到了怎样的“东西”。
3月9日夜间,对于陈晓的离开是否给出了补偿,黄家亦未回应。公开的消息显示,目前陈晓本人持有国美电器1.25%股权,其女陈叶持有0.42%。按3月9日国美电器收盘价2.77港元计算,陈晓持有的股票市值为5.21亿港元。
外界的计算是,由于股权激励实施时间未满2年,陈晓受奖励的股份目前只有1/4完成解冻,如果到今年7月后离开,那么陈晓手中的受奖股票将有1100万股得到解冻。去年起,国美电器股价基本维持在3港元左右,以1港元为差价来计算,陈提前离开至少损失近600万港元。
3月9日,陈晓在公告发出之后,便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离开。他拒绝透露去向。
代表建议立法限制跳槽
・"毛主席给日本工人题词"邮票卖890万港元
・肯德基“黄金蟹斗”竟然吃出鱼骨
・朱
・吃惊啊,看看一个白领某天的税单
・委员对空置房出最狠招儿:建议强制征用
・政协常委李君如:“仇官”倒霉的是老百姓
低调接盘:张大中能“力挽狂澜”?
张大中。
在消息不胫而走之前的较量中,这位曾经的大中电器董事长曾经露脸多次。但是,外界并未将其猜测为下一任董事长。
这个1952年出生,本科专业学哲学的燕京大学肄业生或许不曾想到,当年从“张记电器加工铺”做起的他,会在2011年坐上国美董事长的席位。
其实,黄光裕、陈晓、张大中三人瓜葛已久。
2006年初,陈晓带领永乐开始打着对抗百思买等外资连锁的旗号,寻求与其他电器连锁的换股或合并。此时寻求上市失败、膝下无人接班的张大中有意退出江湖,故愿意与陈晓合作。2006年4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且陈晓也交给了张大中1.5亿元的保证金,承诺一年内与大中合并。
但是签署协议后不久的三个月后,国美和永乐却弃大中于不顾实现了合并。黄光裕提出,要永乐结束与大中的合作协议。最后陈晓就范,孤身北上担纲国美电器总裁。
自此,陈晓与张大中反目,并因1.5亿保证金闹上法庭。陈晓在张大中的嘴里恰逢其时冠以“小人”之称。2007年,决意出售大中电器的张大中,与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接触后,大中电器被给予30亿元的报价。但是,临近成交,黄光裕却一举将收购报价提高了6亿元,并放弃了此前存在争议的1.5亿元保证金。最终,张大中选择了黄光裕,套现离场。
如今,这个往昔纠葛的主角之一突然出现在国美董事会,以非执行董事身份任职董事长。这让外界的猜测再次陷入混沌。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资深管理专家倪龙腾公开置评说,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会主席或是过渡期的安排。长远来看,黄光裕应该会继续物色更合适的人选。
在英美法系中,执行董事可以代表企业行使权力,比如签字权等;而非执行董事则不具备此等权力。那么非执行董事任职董事长后,是否具有各项权力还要等待董事会授权。
本刊记者致电一位远在香港从事公司治理领域的人士,他认为国美将董事长的位置交付非执行董事张大中,或许是为了避免重蹈陈晓覆辙。因为张大中并不持有国美股份,且在董事会中并无人马,“或许属于权利折中后的结果。”
有来自境内金融咨询机构的人士认为,张大中再次出山意在“力挽狂澜”,并非如同外界传言是过渡期人选。
去陈晓化” :国美高层调整
陈晓乘坐的飞机已经盘旋消失在3月9日的北京夜空中,而远在南美洲的张大中则亲身坐上那把交椅。
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现任新日电动车公司副总裁胡刚认为,黄光裕选人的思路一直未变,和此前任命陈晓一样,黄氏家族依旧倾向选择有经验、做过老板的人。
“相比更加关心涨薪升职的职业经理人,黄光裕肯定愿意将自己的江山暂时交由有过企业家经历的人打点。”他认为,这也与黄光裕自身的无奈处境有关,不能直接掌控运营国美,选一个相对靠得住的人自然可以理解。
原董事长的离开被解读为黄氏家族的胜利。
在去年“9?28”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曾提出五项提案,包括撤销配发、发行及买卖国美股份的一般授权,撤销陈晓、孙一丁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职务,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为执行董事。
大会当日,只有一项提案通过。
如今随着陈晓、孙一丁退出董事会,黄氏代理人邹晓春和黄燕虹成为执行董事,意味着身陷囹圄的黄光裕最终完成重新控制国美电器的目的。
在董事会中,除张大中、李港卫外其余现任的11名董事会成员里,邹晓春、黄燕虹、伍建华、陈玉生均为黄光裕家族利益代表。虽然王俊洲、魏秋立在陈黄斗争中没有对外表态,但也被业内归为黄氏利益代言。贝恩资本只占居3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据悉,国美内部很早就传出消息说,杜鹃代表黄光裕掌控局面不过是“迟早的事”。而据媒体报道,杜鹃数次出现在国美全国视频会议的总部现场,虽然不发言,但听得很仔细。 春节前,杜鹃还曾带领国美高层拜会北京有关媒体高层,而后香港当局悄然解冻其资产。有报道称,目前杜鹃能够执掌将近30%的国美股权及在港资产。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贝恩资本此时未发一声。公告发布前夕,国美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的董事总经理、国美执行董事竺稼曾对外公开的唯一一句话是:“陈晓是否离开是他个人的决定。”
一位从事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专家告诉记者:“当初黄光裕努力把董事会的权力发挥到最大,这样有利于控制。但他并未想到有一天他将失去控制权。而这一点恰好被陈晓看中。”
国美下一站:不再分拆继续扩张
来自国美的内部材料显示,“国美认为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在提升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同时,进行高速发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拓展资源、奠定条件,使企业在效益、市场地位和精细化管理上取得最佳的结合点,而不是粗放型的扩张。”
“同时,效率扩张如果只注重效率而以丧失行业领先地位为代价,对企业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国美认为,应该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前提下,通过门店经营效率改善,物流配送和信息化系统提升等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国美将开展新一轮的门店扩张计划。国美集团目前拥有1400家门店,2011年全年目标新增400家。
“自2009年至今,陈晓关闭了300多家门店,使得国美的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饱受外界质疑。”国美内部资料显示。
关于曾经的分拆传言,国美再次澄清:目前非上市门店的托管协议已经续签,并不存在所谓的分拆问题。“国美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遵循香港上市规则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
代表建议立法限制跳槽
・"毛主席给日本工人题词"邮票卖890万港元
・肯德基“黄金蟹斗”竟然吃出鱼骨
・朱
・吃惊啊,看看一个白领某天的税单
・委员对空置房出最狠招儿:建议强制征用
・政协常委李君如:“仇官”倒霉的是老百姓
(责任编辑:刘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