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世紀大震全球股市一片哀鴻 日半導體産業受重創(圖)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1年三月11日

日期: 2011年三月11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旺報

事件經過:

日本宮城縣昨天下午臺北時間1時46分左右發生裏氏規模高達8.9級的強震,引發市場恐慌心理,日本日經與東證指數均擴大盤中跌幅,更同步衝擊亞股,包括中、港、韓等地股市均以下跌作收。  日圓重挫 創2周新低 日經225指數於14時46分(報1萬354點)至15時00分收盤(收1萬254.43)為止的14分鐘內就狂瀉100點,終場下跌179.95點,跌幅1.72%。 發生強烈地震後,也引發日圓短時間重挫,從82.80兌1美元價位,急速下跌至83.29日圓兌1美元,創下2周新低點。 陸股除受通膨升高預期的拖纍,受日本大地震(專題)影響,尾盤嚮下快速回落,滬深兩市均收出長上影綫。截止收盤,滬指報2933.80點,下跌23.35點,跌幅0.79%;深成指報1萬2848.02點,下跌156.84點,跌幅1.21%。 港股也難以幸免,尾盤一度大跌逾500點,終場跌幅收斂,下跌365.11點,以2萬3249.78點作收,跌幅1.55%。 臺股在下午1時30分收盤,未受日本地震(專題)影響,但受前一日美股大跌衝擊,臺股仍下跌0.87%。韓國綜合指數收1955.54點,下跌26.04點,跌幅1.31%。 亞股、歐股全面走跌 外資法人表示,全球股市受日本大地震影響,由日經指數尾盤帶頭下殺,亞股全面走跌,歐股開盤也全面跳空大跌;不過,昨日下午開市的日經電子盤開低走高,回補部分跌幅,美股盤前電子盤跌幅也未持續放大,市場並未出現持續性恐慌下跌,儘管地震損害程度與規模尚未有定論,但股市反應程度仍在可理解範圍內。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表示,日本發生劇烈地震不太可能影響日本的信用評級,但現在評估這場災難給日本財政帶來的損失程度則為時尚早。 摩根富林明JF絶對日本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表示,日本發生罕見強震,造成市場恐慌性賣壓,美國公債跌幅縮減,反映美債相對安全的需求增加。  恐重創日半導體産業 高仰遠說,以目前傳出的災情來看,衝擊最大的應是半導體産業,主要因為本次震央位於半導體重鎮的宮城縣外海,包括富士通、Sony、東芝等大廠都有在此設廠,目前Sony已宣佈關閉6座工廠。 至於日本廠房受損、災情是否造成停工,以及臺灣半導體廠是否有機會受惠日係訂單轉單效應,抑或因日本半導體供應鏈中斷而受害,都仍值得後續觀察。 至於地震是否再度衝擊今年來表現相對弱勢的亞股?高仰遠認為機會不大。 他指出,包括油價與通膨等仍是主導未來亞股走勢的最大變因,衹要美國經濟仍處復蘇軌道,資金仍將流嚮經濟成長率高、體質較佳的新興亞洲,亞股長綫走揚趨勢不易扭轉。 回顧歷史,1995年1月17日凌晨5時46分,日本神戶發生裏氏7.2級地震,地震後,日經225指數從1月17日的1萬9241開始一直下挫,至1月23日1萬7785點止跌,期間4個交易日纍计跌幅為7.6%,而對應期間內的陸股跌幅6.9%。 CNBC:日本地震對全球經濟的五大影響 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消息,CNBC網站周五發表編輯特稿指出,日本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對商品期貨以及貨幣市場造成了極大的即時打擊,更多更廣泛的影響力還將繼續滲透至美國和全球經濟中。 文章稱,除了大量死傷以外,本次的地震和海嘯對苦苦掙紮試圖擺脫“失去的十年”經濟衰退期的日本來說,影響可能更為深遠。雖然現在還很難得出大致數據,但不管是死亡人數還是經濟損失,都將是令人難以直面的巨大數字。已經有專傢預言,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自然災害,而且不僅僅是對日本,對太平洋兩岸,以及美國經濟的影響都會很快顯現。 文中列舉了本次危機將帶來的五點重要影響: 1.經濟復蘇 毫無疑問,災害之後日本將專註於重建工作,這將涉及數以百億美元計的私人和政府資金,雖然這樣說起來有些冷血,但是這將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刺激,並激勵經濟復蘇。 重建涉及的行業可能包括了建築和能源,而它們也是在地震中受害最嚴重的行業。日本央行將在下周一舉行决策例會,並很有可能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幫助重建。 2.日元走強 在全球廣泛流通的日元將會回到日本幫助重建,這意味着歷史上長期弱勢的日元將有機會走強。外匯市場已經很快意識到了這一可能性,並反映到了周五的交易中。日元兌美元上漲接近1.5%,對瑞士法郎的漲幅也接近了1%。衹要日本公司繼續將日元取回國內,這一上漲趨勢就將持續下去――雖然可能伴隨一定程度波動。 3.油價將會小幅下降 能源産品價格在周五快速下挫。一部分原因是日本生産受阻帶來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則是發生在沙特阿拉伯的憤怒日遊行活動的聲勢並不及預期。不過原油價格的跌勢到底能維持多久,爭議還是相當大。不管怎樣,投機投資者還在繼續增加持倉,新興市場強勁的經濟增長也會為油價提供一個穩固基礎。 4.美國國債需求下降 一般來說,發生在日本的災害將會將促使全球投資者轉投美國國債避險。不過美國國債收益率在周五上漲,可能的解釋包括了上周強勁走勢後的獲利回吐,或者是作為排列美聯儲和中國之後的第三大美國國債買傢,日本不會再大方的買入美國國債了。 5.全球股市溫和下跌 大震之後,亞太地區股指跌幅達到5%,引發了全球股市的急挫。不過等到美國市場開始交易時,投資者似乎更關註消費需求上升和高貿易赤字,以及汽油價格飆升之類市場因素之間的平衡。事實上,以這種趨勢來看,美股指數甚至有可能在周五收漲。 有分析報告指出,包括保險在內的多個行業可能受到打擊,但是更大局地來看,日本地震對美國的影響不會太嚴重,最大程度可能衹是引發持續兩年的股市上行趨勢放緩。“不是說地震不會帶來市場恐慌和盲目動嚮,不過這是自然災害,日本人會走出這個睏境的。”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