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專傢:中美在南沙爆外交風波的可能性有多大?(圖)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0年十月13日

日期: 2010年十月13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環球網

事件經過:

專傢:中美在南沙爆外交風波的可能性有多大?(圖) 環球網 2007年越南海軍與到訪的美國軍艦。為控製南沙群島,越南不斷加強軍事守衛。 8月10日,美國海軍艦隊抵達越南峴港進行訪問。 菲律賓將大規模翻修所占南沙島嶼軍事設施 2008年5月2日,菲律賓空軍司令在視察占領中業島的菲律賓軍隊時在玩沙子。 蔡鵬鴻 9月28日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中心表示,美國願意出面主辦相關會議研討南沙爭議。10月4日美國駐菲律賓大使托馬斯明確表態,美國要協助東盟和中國製定“南沙行為準則”。“南沙行為準則”本應是中國和東盟國傢在2002年南海國傢行為宣言基礎上繼續協商建立的法律文件,怎能由美國主導? 中美南海之爭尚未發展到戰略對抗,暫時看不出兩國要在南沙地區擺陣打海戰,但是,一場外交風波似乎正在形成之中。長期以來,中國在南沙爭議問題上的政策是堅定的,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中國執行政策也是理性的,從睦鄰友好出發,中國做事的作風往往有點傳統意義上的“三思而後行”。而美國依靠軍事實力做後盾,在菲律賓部署配有巡航導彈的核動力潛艇,航母定期遊弋附近。奧巴馬政府全球地緣戰略正在“聚焦”亞洲,試圖通過采用軟硬兼施的“巧實力”,引誘一些東南亞國傢在軍事上靠攏美國,誘發南沙局勢進一步動蕩。 既然美國正強力介入,暗中支持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沙地區的領土要求,加上美國軍用船衹繼續遊弋在南沙地區,美國有可能誤闖或者有意進入我國南沙群島及其領海,中美間在南沙地區發生外交風波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面對南沙地區出現的復雜局面,中國需在不斷強化南沙維權意識的同時,主動出擊,加快牽引相關國傢協商製定“南沙行為準則”。中國在2002年同東盟簽署南海國傢行為宣言後,主張在此基礎上協商製定更具約束性的“南沙行為準則”。中國的主張得到部分國傢的積極反應,遺憾的是,由於東盟內部存在矛盾,延遲了協商“南沙行為準則”進程,現在中國同東盟相關方已在工作層面進行了數度會晤,不久即將進入正式談判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再想隨心所欲地主導“南沙行為準則”,將很難得到南沙周邊國傢的積極響應。 其實,東盟絶大多數國傢在南沙爭議問題上從未考慮過美國的想法,坎貝爾此次在華盛頓講話中也很坦白,說希拉裏講話衹是重申美國歷年的政策,這些政策東盟國傢也從沒當回事。坎貝爾說,自1985年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剋首次談及美國的南海政策以來,東盟國傢基本沒有提到過美國的政策關註點。很清楚,歷史上沒有東盟的支持,美國當前的蠻橫做法更難得到東盟國傢的認同。東盟國傢領導人最近同奧巴馬舉行的紐約峰會,除菲律賓國旗倒挂和印尼總統沒有出席而隱約顯現美國東盟關係的不順外,南沙爭議不可成為會議主題、中國不應成為東盟美國合作的對立面,基本上成為東盟的共識。美國想介入東南亞的做法,衹不過是要通過美國式的法製主義加以實現控製東盟,而東盟則有自己那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事方式。兩者能否構築不散的宴席,明眼人無不心知肚明。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完全可以主動出擊,為維護領土主權更強硬些,抓緊同相關國傢協商製定“南沙行為準則”。現在,唯有中國才能為化解南沙周邊動蕩風險做出貢獻。同時要妥善因應美國在南沙、東南亞地區的地緣角逐,應該讓美國人明白,沒有人願意響應美國介入的“善意”,美國趁早退出為上。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