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煤老闆母親去世數千人參加送喪 景象堪比遊行隊(圖) Coal bosses mother died thousands of people attended funeral procession scene comparable to (Figure)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0年十一月30日

日期: 2010年十一月30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重慶晚報

事件經過:

設宴現場 榮昌縣雙河街道金佛社區的一位老人過世即將出殯,昨日,她的葬禮設宴答謝父老鄉親,流水席竟引來了數千人,擺了500多桌,還分主會場和分會場,一千多斤大米都不夠用。 “不知又是哪個大老闆辦喪事炫富?”聽說這一消息後,有市民發出這樣的聲音。帶着疑問,記者趕赴葬禮現場,卻得到了另一個答案。 除了主會場,還有三個分會場 流水席辦了500多桌,約5000人送喪 車行至雙河街道距離金佛社區還有三四公裏的地方,道路兩側,就出現絡繹不絶的人流:目的地驚人一致―――參加在金佛社區辦公室大院附近舉行的葬禮。 死者名叫喻權香,今年79歲,11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過世。葬禮現場,道路兩側沿街擺滿花圈,綿延約四五百米。 為方便吊唁者入席,喪傢將葬禮分為四個“會場”:除金佛社區辦公室大院的“主會場”外,在當地農貿市場、街道等空地,還設下“分會場”。 主會場場地最大,擺了近百桌,每張桌子旁,都坐滿賓客,遠遠望去,黑壓壓一片。“廚房”就設在空地一隅,十餘個廚師、傳菜員忙得不亦樂乎。 記者趕到時,午飯已輪了兩回,直到下午3點過,還有人上門吊唁,等待入席。負責籌備答謝宴的喪傢朋友戴先生說,共請來4組約40餘人的“一條竜”餐飲服務隊,準備了一千多斤大米,以及大量肉菜,但來客太多,原材料即將用完。 金佛社區主任易啓福介紹,金佛社區現有18個生産小組,村民3000多戶,1萬人。主會場賓客簽到處粗略統計:截至昨下午3時,來了約2000戶村民。根據午餐桌數估計,辦了500多桌流水席,約5000人來送喪。 “我們根本沒有請這麽多人,但父老鄉親曉得後都來了……”老人的五兒李安財說,按計劃,答謝宴原定於下午3點半和下午5點,準備了300桌。沒想到上午九、十點就來了很多人,衹得提前開席,重新訂菜。 “幾裏路過來,腳下沒點泥巴!因為她兒子給我們修了石板路” 過世的老人大字不識,何以有如此影響力?記者瞭解獲悉,一切緣於她的小兒子―――李老幺。 金佛社區主任易啓福介紹,李老幺是該社區原三步坎村村民,做生意發了傢,對家乡父老持續反哺,在當地聲譽極佳。 ―――2009年,他一個人拿出160萬元,鋪設了100多公裏的石板路,讓60%村民傢傢門口有硬化路面。 ―――從2007年起,他給原三步坎村和桐子村3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發200元拜年錢。目前,準備發給社區所有老人。 ―――對於有重病無錢醫治、遇車禍等拿不出錢的鄉親,衹要找到李老幺,他都伸出援手。 社區支部書記劉功田統過賬:2007年至今,李老幺捐助、幫扶鄉親的款項已超過450萬元。 談起李老幺,沿途村民紛紛圍上前來。“我們怎麽能不感謝他?我幾裏路過來,腳下沒有一點泥巴!”67歲的村民陳遠久很動情。3個月前,受李老幺資助,陳遠久傢門口鋪好了石板路,“我們老年人出門再也不深一腳淺一腳帶泥巴了!” “我們不來心裏不安”“我們來也是為了表示對他的感恩!”村民七嘴八舌。 神秘人物身份揭秘 從屠夫成長起來的大老闆 遺憾的是,記者昨日未能與李老幺見上面。 熟悉李老幺的朋友給記者描述了他的基本情況,李老幺,今年47歲,屠夫出身,此後涉足飼料行業。發傢後,先後涉足煤礦、金屬礦等多個行業,生意遍布四川、貴州、雲南、重慶等地,資産頗豐。 此前,李傢人經濟狀況並不好,李傢二老都沒文化,兄弟姐妹6個全靠二老省吃儉用拉扯大。81歲的李父說,兒子做生意忙,但每月至少回傢兩三次―――老兩口一直住農村,不願進城,李老幺專門在老傢給老兩口修房子養老。 李傢所在社區幹部、李傢人和朋友說,受家庭影響,李老幺生活上一直很節儉,為人很低調,多次捐款曾引來當地媒體、宣傳委員的關註,但采訪均被婉言謝絶。 一場葬禮帶來的…… 這是我采訪過的一次特別葬禮。500多桌的流水席,一頓吃掉上千斤大米,葬禮還分主會場分會場……起初我還以為,這又是有錢人大操大辦、大肆炫富。 可到了現場,我卻一點沒有這樣的感受―――不僅僅是看到喪傢安排的二三十個專門指揮疏導交通的人員忙碌的身影;不僅僅是看到面對出二三十元的父老鄉親,仍大包小包回禮的場面…… 感動出現對百姓的走訪中―――當聽到一個又一個的當地百姓對李老幺竪起大拇指;一個又一個百姓如數傢珍地告訴你:他們生産隊、他們傢附近誰誰誰曾因為什麽睏難受恩於李老幺;當老人們拍着胸膛告訴你:“我都得了他的拜年錢”“這個娃兒是個好人”時,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重慶的有錢人不少,但能夠做到這個份上的實在不多。 儘管我並未完全瞭解李老幺,但有一點,他能在富裕之後悄悄回報社會,坦白說,這一點,感動了我。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