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安理會大換血加拿大恥辱落選 中俄印巴全入(組圖)
事件類型: 熱門

還看今朝: 2010年十月13日

日期: 2010年十月13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新快報

事件經過:

  安理會大換血加拿大恥辱落選 中俄印巴全入(組圖) 新快報
  

  
  不幸落選,加拿大外長坎農(左)和加拿大常駐聯合國大使麥剋尼黯然離場。
  

  
   成功入選,在聯合國任職的葡萄牙前總統桑帕約(左)和前總理古特雷斯相擁以慶。
  自“金磚四國”的概念於2001年提出以來,中俄印巴首次全部入圍安理會
  據新華社電 第65屆聯合國大會12日經過3輪不記名投票,選舉印度、哥倫比亞、南非、德國和葡萄牙5國為新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2年。在與葡萄牙的競逐中,感覺大事不妙的加拿大選擇體面退出,引來國內批評如潮。
  多國希望要入“常”
  非洲、亞洲和拉美及加勒比3個地區組由於都衹有一個候選國,因而競爭沒有懸念,南非、印度和哥倫比亞三國在首輪投票中,均以超過180票的高票當選。
  印度常駐聯合國代表辛格・普裏提請人們註意,德國、印度、南非和仍將留任一年的巴西一直希望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
  普裏說:“很自然我們都會充分地利用今後兩年的任期,給我們的夥伴一種信心,並建立彼此的互信,以使他們對於我們的安理會成員資格得到延續感到自在。”
  金磚四國“排排坐”
  德國、加拿大和葡萄牙競爭西歐地區組的2個空缺席位。德國在首輪投票中以超出法定票數僅1票的微弱優勢當選。但加拿大和葡萄牙在頭兩輪投票中的得票均未超過法定票數,且加拿大的實際得票數一直低於葡萄牙。
  加拿大隨後宣佈不參加第三輪投票。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單獨參加第三輪投票的葡萄牙獲得150票,超過規定的三分之二多數票,順利當選。
  新當選的5個國傢將從2011年1月1日開始,接替奧地利、日本、墨西哥、土耳其和烏幹達擔任非常任理事國。安理會中另外5個非常任理事國是波黑、巴西、加蓬、黎巴嫩和尼日利亞,它們的任期到2011年年底結束,“金磚四國”現在全部成為了安理會成員國。
  知多D
  安理會共有15個成員,其中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為常任理事國,其餘為10個非常任理事國。聯大每年選舉産生5個非常任理事國,名額按地區分配,並需要獲得大會三分之二多數票贊同。
  據瞭解,非常任理事國與常任理事國共同擔負着維持國際安全的主要責任,但是前者沒有常任理事國擁有的一票否决權。
  媒體圍觀
  華府未來路難行
  《赫芬頓郵報》
  在新增的5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當中,印度和伊朗貿易往來密切,南非則對聯合國製裁伊朗心有所疑,再加上老成員巴西已經重申不支持製裁伊朗,這些都和美國高呼製裁伊朗的聲音不和,美國未來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將面臨更多阻力。
  印度苦等終償願
  《印度時報》
  在19年的等待之後,在亞洲席位上,印度取代日本終於順利成為了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印度外長剋裏希納在這之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印度將在兩年“當班”期間好好表現,希望在未來15-20年內去“非”,成為常任理事國。
  加國遭遇“恥辱性失敗”
  《蒙特利爾公報》
  自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以來,在六次非常任理事國的競逐中,加拿大首次無功而返,有人將其稱為是加拿大的“恥辱性失敗”。在這之後,加拿大總理斯蒂芬・哈珀的發言人稱加拿大未來還將繼續堅持其一貫的外交政策,並稱自由黨領袖葉禮庭上月發表言論質疑加拿大進入安理會的能力,這幾乎是他們競逐席位失利的唯一原因。此言在引發雙方口水戰升級。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