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智利33名被睏礦工正陸續升井 人均獲300萬補償(圖)
| 事件經過:
智利33名被睏礦工正陸續升井 人均獲300萬補償(圖) 中國日報
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
備受矚目的智利聖何塞銅礦礦難最後階段救援工作於當地時間12日晚舉行,被睏在地下68天的33名礦工將搭載形似膠囊稱為“鳳凰艙”的搭載艙逐一重返地面。目前,第一名礦工、現年31歲的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已經成功升井。
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出井的同時,在地面放起煙火和彩帶,另有與智利國旗顔色相同的氣球也被放飛。
根據救援計劃,出井後,礦工將先在礦區設立的臨時醫院接受醫學檢查,隨後可與傢人短暫團聚幾分鐘,再由直升機送至附近一傢醫院接受長達48小時的醫學觀察。
據此前消息,先獲救的首批4名礦工作為志願者,肩負着將升井過程出現的情況匯報給地面指揮中心的任務,必須是富有經驗、身體強壯、心理素質好的人。
8月5日,智利北部沙漠一銅礦發生塌方事故,導致33名礦工被睏近700米深井下至今。
智利33名礦工被睏68天 今日上午開始升井
救生艙身被塗成紅白藍3種顔色,這是智利國旗的顔色。艙內高度為1.9米。另據悉,這個子彈形的救生艙還備有氧氣瓶、逃生裝置和通訊設備等。
綜合報道,北京時間13日上午,智利聖何塞銅礦被睏礦工營救行動將全面啓動。自8月5日礦難發生以來,33名礦工即將創造被睏地底時間最長、且成功生還的世界紀錄。
所有礦工最遲15日全部升井
早先智利方面確定的營救時間是當地時間13日零時(北京時間13日上午11時),但後來有消息說,營救有可能提前到當地時間12日晚上8點(北京時間13日早上7點)。
11日,智利礦産部長表示,正式嚮地下放送的金屬營救艙的前期試驗已順利完成。營救人員已經在鑽孔上部安裝了金屬襯裏,防止岩石脫落。他們希望確保新打通的狹窄通道足夠堅固,之後再正式下放營救艙。
救援人員隨後把特製救援艙降至距離地面大約625米的通道底部,救援艙下井測試取得成功。
據悉,礦工們將搭乘3.95米高、460公斤重的子彈型營救艙重返地面,上來一趟約需45分鐘,吊救作業將持續48小時,33名受睏礦工最遲可在15日全部“重見天日”。
智利衛生部長馬納利奇11日說,礦難救援方已從被睏的33名礦工中確定了首批4名升井人選。馬納利奇表示,這4名礦工身強力壯,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最關鍵的首名升井礦工由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親自挑選。隨後升井的是體質較弱、精神焦慮者――如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體質中等的礦工會最後出來。
最新消息顯示,31歲的智利礦工Florencio Avalos將第一個升井。
令人感動的是,對當局决定按礦工身體狀況安排營救次序,礦工們大表“不滿”。過去2個多月共度患難,令礦工間建立了深厚感情和默契。據馬尼亞利奇透露,每位礦工都不願最先離開,反而爭當最後一位。
營救方案力求“萬無一失”
除了特製的營救艙於11日凌晨在隧道內升降試驗成功,各方專傢為礦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充分準備,屆時將有2名礦井專傢和2名海軍醫護人員被放到井下624米處的工作間,對升井進行全程監控。
礦工們從上周日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液凝固,以防在接近地面的上坡路段出現血壓驟升或驟降的狀況,並穿上了保持體溫的特質衣服,戴上了能監控心率和體溫的生物測量腰帶。
由於在晚上升井,礦工還將面臨短時間內從井下32℃的高溫到地面的0℃以下,宇航局特意為他們準備了高熱量流食,在升井前12小時開始進食。富含鉀鎂元素的流食能幫他們剋服在旋轉升井的“鳳凰號”內的眩暈惡心感。
考慮到被睏礦工長期處於悶熱、黑暗的環境,與地面環境差別較大,救援人員為每位礦工準備了救生包,包括服裝、襪子、毛毯、墨鏡和心髒監測設備。出井後,礦工將先在礦區設立的野戰醫院接受醫學檢查,隨後與傢人短暫團聚,再由直升機送至附近科皮亞波的一傢醫院接受進一步醫學觀察。執行救援任務的直升飛機已經在 10日進行了黑暗飛行演練。
據悉,33名受睏礦工當前身體狀況良好,衹有一些人出現皮膚感染癥狀。
多套營救預案應對不同情況
雖然各方面都努力做到無懈可擊,但由於救援隧道內部存在着一係列不確定因素,因此救援結果仍然面臨多種變數。
一、目前的救援計劃取得成功。目大部分專傢和技術人員都對取得成功表示樂觀。
二、救援艙卡在隧道中。由於救援隧道長達600餘米,而且岩壁情況復雜。為了加快救援進度,衹對其中不穩定的幾十米鋪設了內壁,如果在升井過程中岩壁崩塌或者救生艙偏離軌道,就可能出現“卡殼”。
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救生艙中配備了氧氣面罩和對講機,礦工戴的具有視聽功能的頭盔也將隨時和地面保持聯繫。一旦出現“卡殼”情況,礦工將啓動緊急係統,屆時救生艙會分離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水壓係統幫助下把礦工送回到礦井底部,然後救援人員再設法將另一部分運出地面,換用小一些的救生艙繼續救援。
三、上述計劃徹底失敗,被睏礦工無法從現有隧道中救出,就要寄希望於目前仍在進行挖掘的另一條隧道。按照計劃,這條救援隧道要鑽到580米深度,目前已進展到 457米,預計還要一周時間完工。這條隧道直徑更寬、度更直,救生艙在上升過程中不會遇到太多障礙,整個過程會更加順利。
礦工未來生活廣受關註
目前,智利總統皮涅拉已抵達聖何塞銅礦現場見證礦工出井。此前他表示,很期待即將到來的營救行動,不過也對礦工重新融入社會表達了擔憂,因為他們不僅要重建新生活,還要面對全球媒體關註帶來的壓力。
在 “地獄”裏待了2個月之後,等待33名礦工的不衹是望眼欲穿的親人,還有1700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以及各行各業的商人,甚至還有來自皇傢馬德裏和曼聯足球隊的大禮包。參觀總統府、享受昂貴旅行、參加電視節目、出書、拍電影,甚至有人會免費送上工作……過去作夢也想不到的財富,正在等着他們。但是,這一過程需要相當艱巨的心理調適。
經歷人生劇變,礦工勢必需要一段時間靜養,但面對各方“需求”,他們很可能要被迫不斷的回憶那段痛苦的經歷。上周,他們已經接受了一個小時的訓練,學習如何面對媒體,包括在記者問不禮貌、甚至“邪惡”的問題時該怎麽應對。此外,智利政府將給予他們半年的心理輔導。
不過,礦工們對未來的生活似乎已有打算。一位礦工在給妻子的信中透露:“我們收到很多采訪和拍電影的邀請,但都拒絶了。我們要將被睏經歷用寫書或其它方式披露,然後平分所得報酬。”他還要求律師擬定法律合同,“我們希望以後的事都有法可依。如果能順利完成這些,我們後半輩子就不用工作了”。
而親人們衹盼望他們能夠平安。有一名礦工的母親就希望兒子在獲救後能夠從事其他職業
智利確定首批4名升井礦工 部長挑選第一人
10月11日,救援人員試驗用於營救礦工的搭載艙。新華社發
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11日宣佈,智利聖何塞銅礦的救援人員當天在救援隧道內進行了救人搭載艙的試驗,被稱為“膠囊”的搭載艙下降至610米並未出現問題,證明救人計劃有望順利完成,被睏礦工的最終救援行動將於13日零時正式開始。
測試成功
智利救援人員11日完成了聖何塞銅礦救援通道加固工作。救援人員用金屬管將救援通道內壁加固,以防礦工升井時通道墻體出現塌方險情。
參與作業的礦工卡洛斯・比爾切斯說:“加固工作凌晨3時(北京時間14時)完成。”
救援人員隨後把特製救援艙降至距離地面大約625米的通道底部,救援艙下井測試取得成功。
戈爾沃內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定名為“鳳凰1號”的救援搭載艙被成功送入地下610米處,並成功起吊,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就是說,救援行動的最後準備已經完成。
智利衛生部長馬納利奇當天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進行試驗的“鳳凰1號”搭載艙是3枚“膠囊”中體積最大的,它的成功下放、回收證明行動計劃現實可行,剩下來的工作就是保證救人過程順暢無誤。
救援艙直徑53釐米,僅稍寬於人的肩部。礦工將搭乘它由井下升至地面。
救援人員說,他們還將使用石油鑽井設備鑽鑿另一口竪井,用作礦工升井過程中出現復雜情況時的備選方案。
準備就緒
根據智利政府公佈的計劃,兩名礦業救援專業人員和兩名軍方醫護人員將隨搭載艙下降至井下624米處的工作間,對所有33名礦工進行檢查,按照生理、心理兩方面的狀況排定升井順序。此後每位礦工將進入軍方研製的“膠囊”,以平均每秒0.2米的速度上升,重回地面。
救援艙每完成一次升降井大約需要1小時。因此,33名受睏礦工最遲可在15日全部“重見天日”。
衛生部長海梅・馬納利奇說,礦難救援方已從被睏的33名礦工中確定了首批4名升井礦工人選。
馬納利奇對媒體說,這4名礦工身強力壯,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最關鍵的首名升井礦工由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親自挑選。但馬納利奇並未透露他們的姓名,其他礦工將隨後出井。
礦工升井時須閉上眼睛,出井時會立即戴上墨鏡,防止因長時間未見光後光綫對眼睛造成損害。
出井後,礦工將先在礦區設立的野戰醫院接受醫學檢查,隨後可與傢人短暫團聚,再由直升機送至附近科皮亞波的一傢醫院接受進一步醫學觀察。
直升機10日夜間已先期展開黑暗飛行演練。
盼兒改行
33名受睏礦工當前身體狀況良好,衹有一些人出現皮膚感染癥狀。
智利聖何塞銅礦8月5日發生塌方,33名礦工受睏地下700米處。這些礦工已創造礦難最長生還時間世界紀錄。
智利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决定12日親赴聖何塞銅礦見證礦工出井。他11日說:“我打算明天與33名礦工的傢屬們一同分享這一激動時刻。”
由於受睏礦工中有一人來自玻利維亞,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也承諾前往現場,祝賀他成功獲救。
隨着升井時間臨近,礦工傢屬兩個多月的焦慮正逐漸為喜悅所取代。他們中許多人已前往銅礦附近一處名為“希望營地”的安置點,倒數與親人相聚的時刻。
礦工達尼埃爾・埃雷拉的母親阿莉西亞・坎波斯告訴路透社記者:“我纍了。(我)許多天什麽也不幹,就是坐着等。”
她在安置點帳篷裏為兒子準備了魚肉三明治,同時希望兒子升井後換個工作。
>>鏈接
先見傢人再會媒體
68天,33名礦工創造了礦難最長生還時間世界紀錄,吸引全球關註。
距救援通道出口處100米外,大批媒體記者守候,時刻準備記錄礦工出井瞬間。美聯社報道,出井時,礦工會身着緑色製服,胸前挂有自己的名字。
記者亞歷杭德羅・皮諾每天與礦工聯繫,指導後者如何應對媒體。“他們表示希望先與傢人團聚,”皮諾說,“那以後,他們纔會接受國內外媒體采訪。”
根據救援計劃,礦工返回地面後會在附近與他們選定的1至3名傢人短暫團聚。皮諾說:“他們有許多話要說,但請讓他們先與傢人團聚,擁抱愛人、孩子和孫子。”他沒有說明礦工打算何時、以何種方式接受媒體采訪。
生活面臨巨大改變
智利大學生理學家剋勞斯・貝恩說,礦工“重見天日”後,不僅會遭遇媒體“狂轟濫炸”,甚至整個社會“都想挖掘他們井下求生的點點滴滴”。
他們會不愁金錢、不乏名利:參觀總統府、享受昂貴旅行、參加電視節目、出書、拍電影,甚至有人會免費送上工作……
無論怎樣,他們的生活都會完全改變。
聖地亞哥大學心理學家塞爾希奧・岡薩雷斯說,“這些人從礦井底部出來後,已經是不同的人了。”
布蘭登・菲捨爾是何塞銅礦救援通道鑽孔設備製造企業的負責人。在他看來,礦工在井下表現出的“團结”精神不會持久。
這傢企業生産的鑽孔設備曾用於2002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礦難救援,解救9人。然而,在鎂光燈追逐下,在利益驅使下,這些獲救者之間的友情、與傢人的親情土崩瓦解。“從這時開始,他們的生活將改變,”菲捨爾預言,“很少有人會因為名利、官司走到一起。一旦涉及到錢,事情總會變得醜陋。”
>>花絮
黑暗裏的“最後一夜”
“今天,礦工們將度過在一起的最後一夜!”救援人員安德烈・索加雷在“推特”上發佈消息。
井下,受睏礦工平靜度過在一起的最後一夜,等待新一天的黎明。
“我不緊張,輪到我上去時,我會感覺很棒,”現年19歲、最年輕的礦工吉米・桑切斯在一封信裏寫道,“出去時,我想見女兒。”桑切斯的親戚羅薩娜・阿瓦洛斯告訴路透社記者,傢人打算為他辦一場聚會,“大約500人會參加”。
智利礦工脫險後人均將獲近300萬人民幣補償
智利救援人員11日完成聖何塞銅礦救援通道加固工作,被稱為“膠囊”的救援艙下井測試成功。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說,在受睏70天後,33名礦工12日午夜開始將陸續搭乘救援艙升井。
測試成功
救援人員11日用金屬管完成救援通道內壁加固,以防礦工升井時通道墻體出現塌方險情。參與作業的礦工比爾切斯說:“加固工作凌晨3時(北京時間14時)完成,我們將開始救援艙(下井)測試。”
救援人員隨後把特製救援艙“鳳凰1號”降至距離地面大約625米的通道底部,救援艙下井測試取得成功。
救援艙直徑53釐米,僅稍寬於人的肩部。礦工將搭乘它由井下升至地面。
準備就緒
根據智利政府公佈的計劃,兩名礦業救援專業人員和兩名軍方醫護人員將隨救援艙下降至井下624米處的工作間,對所有33名礦工進行檢查,按照生理、心理兩方面的狀況排定升井順序,此後每位礦工將進入軍方研製的“膠囊”,以平均每秒0.2米的速度上升,重回地面。
救援艙每完成一次升降井大約需要1小時。因此,33名受睏礦工最遲可在15日全部“重見天日”。
創造紀錄
衛生部長馬納利奇說,礦工升井時須閉上眼睛,出井時會立即戴上墨鏡。出井後,礦工將先在礦區設立的野戰醫院接受醫學檢查,隨後可與傢人短暫團聚,再由直升機送至附近科皮亞波的一傢醫院接受進一步醫學觀察。
33名受睏礦工當前身體狀況良好,衹有一些人出現皮膚感染癥狀。
聖何塞銅礦8月5日發生塌方,33名礦工受睏地下700米處。這些礦工已創造礦難最長生還時間世界紀錄。
內幕>>>
首名升井礦工礦業部長親自挑選
智利衛生部長馬納利奇11日說,礦難救援方已從被睏的33名礦工中確定了首批4名升井礦工人選。
馬納利奇對媒體說,這4名礦工身強力壯,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最關鍵的首名升井礦工由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親自挑選。但馬納利奇並未透露他們的姓名,其他礦工將隨後出井。
智利潛艇部隊指揮官納瓦羅此前說,綜合能力最出色的礦工首先升井,因為他必須有能力應付升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同時提醒後來升井者註意事項。礦工愛迪生・培尼亞可能成為首名升井礦工。他先前是一名運動員,受睏後每天在礦井下跑步10公裏。首名礦工成功升井後,身體不適或者患有慢性病的礦工將優先升井。最後升井的受睏礦工應具備應付焦慮的能力。救援人員說,這名礦工可能是路易斯・烏爾蘇亞,他被稱為受睏礦工帶頭人,眼下負責指揮、組織礦工。
未來>>>
人均獲得相當於近300萬人民幣補償
脫險後都將發大財
《每日郵報》報道說,礦工獲得自由後將發一筆財。一些電視臺嚮他們每人提供2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80萬元)的采訪費,希望得到獨傢故事。智利一些代理商試圖與礦工傢屬簽協議,預約製作盈利性書籍和電影。因為工作環境危險,他們被授予“Kamikaze(西班牙語意為敢死隊)”稱號,將有機會代言一款同名啤酒,作為交換將獲得免費的服裝。
其他待遇還包括,推銷巧剋力棒、鑽井和一款提升性能力的“重生”維生素藥片。
還有一大堆禮物等着他們。當地一個商人為每人準備了6200英鎊(約合人民幣6.9萬元);一個製酒商提供他們一年的免費啤酒;礦工阿列爾・蒂科納將獲得大量嬰兒用品,因為他被睏期間妻子産下一女;皇傢馬德裏隊送來簽名隊服;曼聯隊為每名礦工及傢屬準備了一次免費旅行。
救援之最>>>
0
最大度
礦工爭相最後一個升井
馬納利奇說,當自己告訴礦工,他們的升井順序將取决於“技術因素”時,對方的反應顯現出“值得稱贊的精神”。“這沒問題,但我想最後一個出去。”一名礦工對馬納利奇說。另外一名礦工反駁:“噢,朋友,我說過我要最後一個出去。”“不,不,真的――我想最後一個出去。”又有一個人搶過話。
100
最榮耀
兩國總統前往現場迎接
智利總統皮涅拉决定12日親赴聖何塞銅礦見證礦工出井。他11日說:“我打算明天與33名礦工的傢屬們一同分享這一激動時刻。”由於受睏礦工中有一人來自玻利維亞,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也承諾前往現場,祝賀礦工成功獲救。
200
最不易
希望親人升井後換工作
隨着升井時間臨近,礦工傢屬兩個多月的焦慮正逐漸為喜悅所取代。他們中許多人已前往銅礦附近一處名為“希望營地”的安置點,倒數與親人相聚的時刻。礦工埃雷拉的母親告訴路透社記者:“我纍了。我許多天什麽也不幹,就是坐着等。”她在安置點帳篷裏為兒子準備了魚肉三明治,同時希望兒子升井後換個工作。
300
最心齊
礦工約定共同出書
33位礦工的地下經歷已成為各媒體搶奪的素材。據報道,一位礦工在給妻子的信中描述:“我們收到了很多采訪和拍電影的邀請,但都拒絶了。我們要將被睏地下的經歷用寫書或其他方式披露,然後平分所得的報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