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五大因素影響12月A股行情 A five factors affect stock prices in December
| 事件經過:
11月A股行情先揚後抑,波瀾壯闊,尤其11月中下旬的快速下跌,讓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多少都有點措手不及的感覺,截至昨日,上證指數11月纍计下跌了3.78%。 時間將步入12月,一方面11月CPI數據被認為將創新高,貨幣政策方面或有新動作;另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農産品中國中鐵中海集運中國遠洋中國太保 議召開在即,宏觀政策的基調走嚮值得關註,在産業政策方面或有新的舉動;此外,上市公司2010年財報逐漸明朗,業績浪行情會否在12月走出?諸如此類,影響12月行情的因素較多。 因素一:11月CPI會否超預期 11月的CPI數據將於12月10日左右發佈,繼9月和10月CPI數據連續創新高,業內一直認為11月的CPI有望再創新高,可能達到5%。不過,相對於此前通脹可能失控的看法,在經過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嚴格控製物價的情況下,市場的觀點已經發生較大變化。 11月下旬,國傢多部門聯合控製物價,自11月20日國務院公佈嚴控物價的“16條措施”之後,上周發改委又連發五篇文章,傳達貫徹落實的精神;銀監會也表示,支持重點農産品供應和打擊囤貨、炒作。在國傢“槍林彈雨”的政策調控下,市場預期即使11月CPI數據再創新高,通脹失控的可能性很小,12月的數據將有所緩和。“在國傢如此嚴控物價的情況下,11月CPI數據是否在預期之內,這是關鍵問題,市場預期可能發生連鎖反應。”一市場人士稱,年內是否會再次加息,11月的數據將顯得非常關鍵。 因素二:年內會否再加息 未來的一個多月內,央行會否加息,這個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但卻始終是懸在市場上方的“達摩剋利斯之劍”,在未敲定之前,這就會讓市場始終處於誠惶誠恐的狀態。 中金公司的觀點顯得比較悲觀,認為政策轉嚮從緊的概率很大,儘管市場有所預期,但目前尚未在市場人氣和資金方面得到充分體現,從調整的時間和幅度來看,不能認為市場已調整到位。同時,近期信貸總量保持較高增長水平,10月份的本外幣貸款增加6228億元;新增外匯占款5190.47億元,刷新30個月以來的最高記錄,而這一情況很可能意味着年底前貨幣信貸緊縮的力量將加強,如果明年信貸政策繼續收緊,可能對實體經濟産生衝擊,而這尚未被市場充分預期;此外“二八現象”明顯,儘管指數不高,但市場已纍计較大的獲利盤。對A股而言,利空因素傾嚮壓倒利好因素。 因素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 根據以往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常在12月初召開,它被認為是最高級別的經濟形勢分析和决策會議。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明年貨幣政策的表述將成為最大的看點。 國泰君安的報告認為,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市場估值三因素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變化對市場影響重大,如果明年貨幣政策如市場預期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則與2000年年底相似:貨幣政策轉緊,財政政策不變,但考慮現在估值比當年便宜,兩相權衡,市場走平的概率較大。 短期來看,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市場的影響顯示,會議前大盤表現強勢的概率較大,尤其是會議前一周,從2006年以來大盤都取得正收益;不過會議後,大盤的表現就基本沒有規律可循。同時,中央工作會議對明年工作的佈置也值得關註,有助於投資者確定來年市場的投資主題。 因素四:年底會否産生“業績浪” 今年新股頻發,尤其是中小板新股和創業板,目前市場在財報方面最“感冒”的恐怕是潛在的高送轉個股,這也是資金近期不斷推高中小盤個股的原因之一。 從近期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來看,資訊顯示,滬深兩市共有736傢公司預告全年業績,11月卻處於相對的“淡季”,11月以來衹有12傢公司預告了2010年財報盈利情況。進入12月,上市公司發佈全年業績預告的數量有望增加,且臨近年底,按往年慣例,市場對業績高增長的公司或有明顯的追捧,這一炒作會否在A股市場産生共鳴,影響人氣有多大,對A股12月的行情也十分關鍵。 因素五:解禁市值年底第三 11月的解禁高峰並非無恙度過,儘管大盤下跌可能並非因解禁市值創新高的原因,但解禁股的大量上市多少有點影響,尤其是首批創業板個股,拋售的力度還是非常大的。就12月來看,解禁的股票數量568.24億股,僅次於11月份;流通市值高達6049億元,僅次於11月和1月份,對市場的資金面也是一個考驗。 從12月解禁的個股來看,解禁量較大的主要是大盤股,包括中國中鐵、中海集運、中國遠洋以及中國太保,解禁量都在50億股以上,且都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一批中小板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也將解禁,可能成為拋售的“重災區”。 (責任編輯:李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