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英國智庫:中國用15-20年就可在軍力上與美匹敵 British think tank: China with 15 to 20 years in the military forces can compete with the United Sta
事件類型: 軍事

還看今朝: 2011年三月11日

日期: 2011年三月11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新華網

事件經過:

原文配圖:國慶閱兵方隊。 資料圖:瓦良格號航母。 西方漸失絶對軍事優勢 路透社倫敦電 一個重要智庫今天說,西方削減軍費而新興經濟體快速增加防務開支,這正在重繪全球戰略地圖,而國傢之間爆發衝突的危險也在增大。 位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2011年軍事力量對比》報告稱,經濟實力的改變已在軍力上産生了切實影響,並在縮小戰略差距。 該所所長約翰・奇普曼說:“西方國傢的防務預算面臨壓力,它們的軍備採購受限。但在其他地區――尤其是亞洲和中東――軍事支出和武器採購正在迅猛增長。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全球軍事實力格局正在變化。” 他說,亞太國傢,尤其是中國,軍費每年都在以兩位數增長。西方國傢正在隱形技術和網絡戰等領域失去其技術優勢。 大多數估計認為,美國的軍費仍約占全球總量的一半,多數花在了伊拉剋和阿富汗戰爭上。而對中國軍費開支的估計則差別較大,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軍費要高於所公佈的數字。 國慶60周年閱兵:輪式步戰車方隊前往接受檢閱。 原文配圖:國慶60周年閱兵:輪式步戰車方隊前往接受檢閱。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稱,美國2010年的軍費為6930億美元,約占其GDP的4.7%。中國為760億美元,約占其GDP的1.3%。 奇普曼說,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仍需15至20年方可在軍力上與美國匹敵。他說,中國正努力獲得許多裝備(如潛艇和反艦導彈),以削弱美國航母在中國附近水域,尤其是臺灣地區海峽的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3月9日報道 英國國際戰咯研究所8日公佈了有關世界軍事形勢的年度分析報告。報告指出,金融危機發生後,歐美發達國傢出於健全財政的需要不得不削減國防費用,而中國等新興國傢不斷增加國防費用預算並積極籌措武器。報告強調“世界軍事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稱“中國國防費用膨脹和軍隊活動範圍擴大,加深了周邊國傢的擔憂情緒”。 報告指出,中國建造和部署航母、製定潛艇計劃及開發反艦導彈“都是重要的戰略性動嚮”。報告分析稱,殲-20隱形戰機的開發反映出中國與歐美之間的軍事技術差距正逐漸縮小。 國際戰略研究所負責人說:“隨着新興國傢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歐美國傢正逐漸喪失在軍事方面擁有的壓倒性優勢。”報告指出,中國、巴西和印度等國正試圖建立以航母為中心的大型艦隊。 防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防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解放軍現代化穩步推進 日本《産經新聞》報道 題:中國意在奪取西太平洋製海權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8日公佈了有關世界軍事形勢的年度分析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海軍通過參與打擊索馬裏海盜和建造航母不斷增強進入外洋的能力,同時把奪取西太平洋製海權作為重要目標。 報告稱,中國從烏剋蘭購買了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除在大連港持續對這艘航母進行修復外,還加緊在國內其他兩處港口建設訓練設施。中國尚未公佈航母建造計劃,不過美國國防部稱,到2020年將有數艘中國航母服役。報告指出,中國派遣驅逐艦和補給船前往索馬裏海域,出動船塢登陸艦並推進航母建造計劃,使中國海軍進入外洋的能力不斷提高。另外,中國為增強在臺灣地區海域、東海和南海的軍事影響力,將加緊建設演習設施和軍事基地,並積極籌措裝備。 為防止美國第七艦隊在臺灣地區海峽發生戰事時介入,中國正加緊開發部署新型中程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報告分析稱,中國軍力正急劇膨脹,西方將繼續采取武器禁運措施。 報告指出,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與歐洲國傢聯合開發的EF-2000戰機等基本屬於同一代戰機。 印度報業托拉斯網站3月8日報道 英國著名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今天發表報告稱,中國意欲躋身世界最強的軍工大國之列。 該研究所的《2011年軍事力量對比》報告稱:“中國擁有很多成為世界最強軍工大國的關鍵因素,例如充足的資金、強大的政治支持以及有選擇地獲取外國技術的能力。” 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說:“中國軍工業現在的活力與它10年前掙紮求存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經濟改革後,國防支出因經濟發展需要而大幅削減,中國軍工業陷入長期衰退。” 報告稱,印度安全官員對中國最近在中印邊界爭端的姿態感到越來越擔憂。報告稱:“他們還質疑中國在西藏加強軍備和參與南亞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印度將此視為中國對它的戰略遏製和包圍,而中國則通過在巴基斯坦建設瓜德爾港首次擁有了進入印度洋的永久性能力。”報告稱,印度擔心,中國在中印邊界綫附近修建公路、鐵路和機場將增強中國軍隊進入該地區的能力。 反艦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反艦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中國須剋服“結構性弱點” 法新社倫敦電 國際戰略研究所今天在一份年度報告中稱,中國正在迅速增強軍力,但它仍是個“關註地區事務的地區強國”。 這傢知名研究所稱,儘管全球金融危機産生了不利影響,但2010年中國國防預算7.5% 的增幅仍超過了絶大部分國傢,這樣的增長“持續引發擔憂”。 然而,該研究所稱,中國的關註焦點主要在於本地區,尤其是在於臺灣地區的地位以及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領土糾紛。報告說:“總的來說,中國依然是一個關註地區事務的地區強國, 2010年的一係列演習、建設項目和裝備採購都表明了這一點。” 國際戰略研究所稱,中國彌合與西方之間技術差距的目標可能由於“嚴重的結構性弱點”而受到影響,“首要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工業和研究設施的重複和分散”。生産武器的工廠分散在全國各地,“並且製造和科研方面常常非常落後”。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8日報道 題:中國“10年內不會在太平洋對美國構成威脅” 總部設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今天在其有關全球軍力的年度報告中說,中國軍事預算的增長速度位居全球之首,但10年內不會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支配地位構成嚴重挑戰。 該研究所的海軍問題專傢剋裏斯琴・拉邁爾說,10年到20 年內,中國海軍不具備阻止美國進入太平洋部分地區的能力。 報告說,中國的註意力主要集中在地區事務上。它指出臺灣地區的地位、東海和南海的爭端是北京關註的首要問題。但該報告強調,隨着中國開始“試探性地在更遙遠的地區展開行動”,全球軍事強國正警惕地註視着中國。 令外界更為關切的是,中國近日宣佈2011年其國防預算將出現兩位數增長,國防開支將增長12.7%,達到6011億元人民幣。這對中國來說是回歸常態――去年7.5%的增幅打破了中國軍事開支多年來以兩位數增長的趨勢。 不過,國際戰略研究所說,中國彌合與西方國傢的技術差距的目標可能會受挫於“嚴重的結構性缺陷”。它說,中國製造武器的工廠散布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傢的各地,“生産和研究能力往往很落後”。 北京軍力的增長也促使周邊的其他亞洲強國加大了自己的軍備採購力度。 紅旗9地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紅旗-9地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紅旗9地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紅旗-9地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東風-15乙常規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東風-15乙常規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東風-15乙常規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東風-15乙常規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東風-11甲常規導彈方隊。喬天富攝 資料圖:東風-11甲常規導彈方隊。喬天富攝 東風-11甲常規導彈方隊。喬天富攝 資料圖:東風-11甲常規導彈方隊。喬天富攝 反坦剋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反坦剋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反坦剋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資料圖:反坦剋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責任編輯:UM040)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