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劉曉波受奬,魏京生受傷
| 事件經過:
萬維讀者網記者傅芮:2010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奬頒奬典禮將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榮膺本年度諾貝爾和平奬的得奬人、身係中國監獄的劉曉波,將無法出席頒奬典禮,而且劉曉波的妻子劉霞亦因其夫獲得諾貝爾和平奬而遭軟禁,不能出國代夫領奬;諾貝爾和平奬將經歷1936年以來首例獲奬人及其傢屬不能出席頒奬典禮的窘況。 這種窘況,不是諾貝爾和平奬的悲哀,而是中國的悲哀:一個崛起的盛世中國,竟然容不下一個文人的受奬?!據悉,諾貝爾委員會計劃在即將舉辦的12月10的頒奬典禮上,為未能出席領奬的劉曉波,準備一張空椅子,以諷刺那個強權對和平奬的褻瀆。 2010年整整一年,圍繞着文人劉曉波候選、獲得諾貝爾和平奬,海內外的各種泛中國政治勢力進行了多輪的較量:中國政府對於劉曉波候選、獲奬暨領奬的反對、恐嚇,自不待言,部分反共反中的民運人士、宗教團體,也摩拳擦掌、紛紛出手,往劉曉波身上潑污水、寫公開信,以圖阻止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奬頒發給身陷中共牢獄之災的劉曉波。 為自由錚錚鐵骨、為民生慈悲心腸、為憲政苦心孤詣、為民主以身試獄的文人劉曉波,多年之後倘若有幸活着出獄,回顧2010年圍繞他獲得諾貝爾奬發生的種種奇聞怪事,或許會感嘆中國人的醜陋?:他,劉曉波,不僅是共産黨的眼中釘,而且是反共者的肉中刺。 在反共者群體中,對於“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奬”反應最大的,當屬所謂的“民運之父”魏京生,他在接受法國媒體的采訪中批評劉曉波獲奬:其他人都比劉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奬,並指責劉曉波期望與中國政府合作的態度等。 多年候選、卻從未獲得諾貝爾和平奬的魏京生,在劉曉波獲奬之後所爆發出的嫉妒、酸楚之語,充分顯示了那些舉着民主大旗的海外民運人士,不過是“挂羊頭、賣狗肉”的葉公好竜,也印證了一百年來,熱衷政治的那些無恥的中國人,為了權力、江山,民心,總是要拿出“共和”“新民主”等動聽名詞來欺騙普通的國人,而私底下,他們卻不惜認賊作父、三姓傢奴,投靠日本、蘇聯,通過搞亂中國、不惜民生、出賣國傢利益而贏取天下、定都南京、北京。 瀟灑生活在美國華盛頓的魏京生,對於中國牢獄中劉曉波的批評,也徹底引爆了近10年來中國異議群體的“改良與革命”之爭。這場本屬於異議群體內部的大爭論,因劉曉波獲奬、魏京生批評的新聞效應,被大白於天下,成為100年前“康梁”(康有為、梁啓超)與“孫黃”(孫中山、黃興)在日本“改良與革命之爭”的歷史輪回。 其實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康梁、孫黃“改良與革命”之爭後,革命派的孫中山在日本人、蘇聯人的幕後支持之下,是如何藉助辛亥革命,把中國推入了戰爭與亡國的黑暗深淵中;任何體恤民生、心係人民福祉的中國政客,都應該以百年中國戰亂史為戒,警惕各種革命、尤其是暴力革命傢的妄言、特別是要警惕那些身在安全國外、卻鼓動國內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蠱惑。 革命帶給中國的教訓還不算深刻,因此,總有野心傢們伺機以民主名義、藉革命暴力,來攫取中國政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世界已然不是100年前的世界了,劉曉波的受奬,也證明了文明對於中國的眷顧。 12月10日,挪威奧斯陸,劉曉波受奬,魏京生受傷,現代中國“改良與革命”之爭的結果。 (本文僅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