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華爾街日報:援救智利礦工=75%科學+25%奇跡(圖)
| 事件經過:
綜合媒體消息,智利營救礦工的行動剛剛結束,33名被睏礦工無一例外的安全升井,這給為時2個多月的大營救行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從此,“智利礦工”便成為人類社會不畏艱險、與命運頑強拼搏的代名詞。
“左右”不分
“我們與智利在一起”
美國《基督教箴言報》撰文稱,智利大營救讓這個脆弱的世界再度團结起來。
文章稱,這是一個令全世界期待數月的時刻。
在貨幣爭端、海洋較量、恐怖主義和極端分子襲擊、日益增長的收入差距和令人灰心的就業率等等充斥全球各個角落的時候,人們卻把目光聚焦於智利一片貧瘠的土地。
超過100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聚集在營救現場,放棄了對爭議、醜聞、八卦和政治的“孜孜追求”,他們不惜版面的嚮世界發佈礦工升井的消息。至少在13日,這個世界都因為33名礦工而團结。
在南美洲,不論左派還是右派政府,不論秉持着怎樣的政見和意識,卻都在奇跡上演的時刻陷入同樣的喜悅。
保守的智利總統皮涅拉和社會主義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現場迎接着礦工的歸來,而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則高喊 “我們與智利在一起”。
在美國,即使是平日裏忙於競爭以致相互攻擊的電視媒體此時也出奇的一致,美國福剋斯電視新聞臺記者阿德姆·豪斯利說:“救援牽動着整個地球並讓我們聚合在一起”。
文章稱,在體育賽事中總有贏傢和輸傢;戰爭中有勝利的一方必然就有失意的一方。但智利營救礦工的行動卻凝聚了全世界共通的喜悅和希望,這裏沒有失敗者。
但即使一個個喜訊從現場傳來,一些礦工的傢屬仍然考慮的頗為長遠。
一名礦工的傢屬說:“我們不希望還會有人經歷這樣的事情”。這也是全世界安全專傢的心聲,他們希望此次奇跡也應成為人類的一個教訓,世界各地的生産者應該製定更為嚴格的安全標準以降低此類事件發生的頻率。
75%的科學,25%的奇跡
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題為:智利救援公式, 75%的科學,25%的奇跡。
13日開始,智利礦工最後的升井在人們看來似乎如此輕鬆順利,救援艙載着每一名礦工重獲新生的過程像是一次正常的作業。當然,發生在聖何塞的任何故事都遠非想象般的那樣暢快。救援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慎重考慮和科學考量,連智利人自己都稱上帝在保佑着救援行動。
參與救援行動的巴爾德斯女士說:“這是75%的科學和25%的奇跡。他們經過了17日艱苦卓絶的搜尋後,給了礦工們以生的希望。
經歷了生死考驗的礦工吸引了國際社會關註的目光,智利如手術般精確的救援行動也比政府此前的估計大大加快。
鑽井工人成“英雄”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援引路透社的報道,智利人最近有了一位新英雄,他並不是受睏的礦工,而是美國資深鑽井工人哈特。
智利礦井坍塌後,當局曾預計要花四個月才能夠救出礦工。不過,纔經過數周的鑽挖,救援人員就在上周六成功打通長達2000英尺的救援隧道。而鑽挖行動的核心人物就是臨危受命,肩負領導開鑽救援隧道重任的哈特。
40歲的哈特受訪時說:“我實在無法形容現在的心情。這真的是很令人驚奇的事。我們奮鬥了那麽久,終於到達了井底深處。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救出那些礦工了……這是我做過的最重要的事。”
來自美國丹佛,育有兩名小孩的哈特,在智利一傢鑽研公司擔任鑽井工人已有24年。事故發生後,他的公司與另外兩傢公司開鑽三個救援隧道。
當時正在阿富汗為美軍開鑽水井的哈特被緊急召到智利協助開鑽救援隧道。結果,原本以為需要4個月才能完成的工程,哈特與他的鑽挖隊員衹花了33天就完成了。
救援隧道打通後,一名救援人員隨即拿出一瓶香檳與鑽井工人們分享。哈特打開香檳時說:“我已經挖了33天,今天是個很幸運的日子。”
救援隧道全面完工的消息傳開後,受睏礦工的親朋好友紛紛爭先恐後要與哈特合照。
哈特一邊為他的新粉絲簽名,一邊說:“當我接到電話時,我還不知道實際情況。我們來了之後,做了應該做的,結果成功了。其實,其他鑽研公司也很棒,我們衹不過是比它們多了一點運氣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