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專傢:對華武器禁運年內難解除 中國不會大採購 Expert: China to lift China arms embargo will not be great difficulty during the procurement
事件類型: 軍事

還看今朝: 2011年元月5日

日期: 2011年元月5日

時光隧道 今日是何年

資料來源: 中國廣播網

事件經過:

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某新型中遠程地地常規導彈方隊。中廣網記者何端端 攝 資料圖: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某新型中遠程地地常規導彈方隊。中廣網記者何端端 攝 中廣網北京消息:據中國之聲《晚高峰觀軍情》報道:法國主流媒體《費加羅報》近日報道,據歐盟外交高層透露,歐盟對華持續20多年的武器禁運,有望在2011年初取消。那麽,歐盟年內解禁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解禁,將對中國産生什麽影響?就此問題,中央臺記者徐竜采訪了國防大學教授王寶付。王寶付認為,由於歐盟內部意見不統一以及美國反對,年內歐盟解禁對華軍售睏難很大。20多年來,武器禁運並沒有阻礙中國軍事力量的提升,成為中歐雙邊關係的政治障礙,早應該解除。如果歐盟解禁軍售,將是中歐關係的利好消息,中國不會大規模引進歐盟武器,中國武器發展自力更生的既定方針也不會改變,相關國傢不必擔心。 歐盟年內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睏難重重 法國《費加羅報》近日引述與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阿什頓女士關係密切的外交人士的話,證實了這一說法。那麽,歐盟年內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王寶付:歐盟年內解除武器禁運的難度非常大。首先,這一次釋放信息的是法國媒體,並不是法國政府官方做出某種承諾。第二,歐盟是一個由27個國傢組成的組織,歐盟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些國傢積極支持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有些國傢則反對。要達到一致,比較睏難。其實,歐盟許多國傢實際上在過去多年來一直是支持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第三個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一直持反對立場,每一次歐盟衹要是討論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美國必然站出來,強烈地反對,甚至要挾,如果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美國將終止和歐盟一些國傢的軍事合作。日本也持反對意見。所以歐盟在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問題上,歐盟本身並不能完全自己做主。所以在今年年內解决這一問題,難度非常大。 武器禁運成中歐關係發展障礙 記者: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開始對中國實施嚴格的武器禁運。那麽當時歐美出於什麽目的實施這一禁令的? 王寶付:武器禁運在冷戰的時候已經出現。冷戰時期,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西方國傢組成了一個巴黎出口統籌委員會,阻止嚮社會主義國傢出口戰略物資或者是武器裝備。後來,到1989年下半年,歐盟開始對中國實行軍事製裁和禁止武器銷售。這個實際上不僅僅是軍事製裁,它還是政治性的製裁措施。 到現在為止, 21年過去了,這個禁止嚮中國出口武器的禁令,對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沒有起到阻礙的作用,衹是嚴重幹擾了中歐關係的發展。所以從90年代後期,很多國傢提出來,這個製裁是不是已經過期了,是不是不應該再搞下去了。其中包括法國,德國等也一度都提出,但是東歐一些國傢,是反對的。一直到現在,歐盟內部意見仍然有分歧,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拖到現在。目前來看,它是中歐關係發展的一個障礙,早就應該解除。 中國不可能大規模購買西方武器 記者:一旦歐盟解禁對中國武器銷售,那麽將對中國産生什麽影響? 王寶付:如果真能在今年年內解除這個問題的話,當然對中國歐盟關係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歐盟現在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同許多歐盟主要的大國,德國、法國等等,都有經貿往來,其它各方面關係,都是發展比較好。如果解决這個問題,應該說對於雙邊關係,對於整個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解禁之後並不會像西方某些人所估計的,中國會大量的從歐盟採購武器裝備。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主要是依靠自力更生,我們有完整的國防工業體係,不可能立即嚮西方採購大量的武器裝備,歐盟也不會賣。那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在解除這套禁令,很重要的是具有政治意義。所以解禁並不意味中國馬上就可以從西方買來大批的武器裝備,中國也不需要,也沒有必要這樣去做。那麽歐盟也沒有必要擔心,其他國傢,特別是美國,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顧慮和問題。 (責任編輯:劉峰)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