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國國傢主義青年團

國度: 中國  

朝政: 北洋政府

事件類型: 政治

日期: 1923年   十二月2日

地點: 巴黎

事件經過:

  12月2日,“中國國傢主義青年團”在巴黎建立,1929年改名為“中國青年黨”
  
  中國青年黨 初名“中國國傢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2日成立於法蘭西共和國巴黎。主要發起人有曾琦、李璜、李魯之、李不韙、張子柱、鬍國偉、何魯之等人。1924年3月1日在巴黎召開第一屆代表大會,發起人均被推選為中央委員,還推選曾琦為委員長,何魯之、李璜、張子柱、李不韙、鬍國偉、段震環分掌內務、外務、宣傳、組織、訓練、總務各部。1929年8月20日在瀋陽舉行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定名為“中國青年黨”。該黨由地主、資本傢、軍閥、政客及部分知識分子組成。抗日戰爭期間,一部分成員公開投靠日本。解放戰爭期間,進一步依附國民黨政權。該黨於1949年隨國民黨去到臺灣。
  該黨赴臺初期,在政壇上尚能發揮些微小影響,在一些民意代表選舉中還能獲取一些席位。但在50年代後,其實力明顯衰退,在政壇上難以發揮製衡作用。導致這種狀況的內因是黨內派係林立,外因是國民黨分化控製。在臺灣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退職之前,青年黨在“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中有50多個席位,但在臺灣的第二屆中央“民意機構”中則無一人當選。
  青年黨自成立之後,內部一嚮不統一,到臺灣後,各派別間的鬥爭逐漸公開化。1986年12月27日,青年黨召開第14屆三中全會,通過了15項黨務革新提案,確定了爭取報禁開放、製定政黨法、政黨地位平等、政黨經費應由國庫平均負擔等為該黨未來目標。
   巴黎Map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