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各省都督代表聯合會召開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11年九月21日

終結時間: 1911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宣統三年(1911)九月二十一日,在張謇、趙鳳昌等人穿梭活動後,由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出面,聯電上海都督陳其美,援引美國獨立戰爭時召開“十州會議總機關”,“卒收最後成功”之例,倡議各省舊時諮議局和現時都督府各派一名代表,常駐上海,“設立臨時會議機關,磋商對內、對外妥善之方法”。“兩省以上代表到會,即行開議”。翌日,程、湯以蘇、浙兩省代表名義,電請全國各省派代表到上海,會商組織臨時政府。二十五日,到達上海的江蘇、福建代表與上海代表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正式亮出“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的牌子。在此之前,黎元洪於十九日已署銜發出通電,請各省代表到湖北商議組織臨時政府,因傳遞延誤,二十七日纔到上海。此時浙、蘇、閩、湘、直、魯、豫等省區代表已經到滬,而贛、粵、桂等省區代表則前入湖北。上海方面經集議,以各省都督府代表會名義致電黎元洪、黃興,要求會議在上海舉行,交議决“承認武昌軍政府為民國中央軍政府,以鄂軍都督執行中央政務”,並推伍廷芳、溫宗堯為民國外交代表。湖北不接受上海的電請,派代表居正、陶鳳集赴上海,說動各省代表赴湖北。經代表會討論,各省代表均赴湖北,同時“各省一人留滬”。十月初九日,到湖北的十一省代表在漢口英租界開會,舉湖南代表譚人鳳為議長。十月十三日,會議頒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四章二十一條。十四日,因江浙聯軍已剋復南京,會議遂議决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駐上海代表則議决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由大元帥負責籌組臨時政府。十五日,會議議决議和條件四條,議决以漢口為議和地點,伍廷芳為議和代表。因武昌軍情緊急,會議由漢口遷往南京續開。二十二日,十五省代表在南京開會,舉湯爾和為議長。會議原定於二十六日選舉臨時大總統,但由於一些主張將大總統席位留給袁世凱的人反對,會議决定緩舉臨時大總統。二十七日,蘇浙軍人以漢陽敗績為由,反對黃興為大元帥,遂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而代行大元帥職權,赴南京組織臨時政府。黃興以“這等大事,應待總理(孫中山)歸來决定”。未赴南京就職。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