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鄒忌相齊
| 事件經過:
齊威王即位之初,鄒忌就“以鼓琴見威王”。齊威王喜愛聽音樂,所以很快召見鄒忌。鄒忌見了齊威王後,調開弦,做出要彈琴的樣子,但兩手卻擱在弦上不彈。齊威王頗覺奇怪,問他為何不彈,鄒忌稱自己不但會彈琴,還知道彈琴的理論。於是從伏犧氏作琴說起,一直講到文王、武王各加一弦,用鼓琴的節奏來說明“治國傢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他認為君主好比琴上的大弦,彈起來“濁以春溫”;丞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彈起來“廉折以清”;政今好比彈起來“攫之深而捨之愉”。彈琴要“大小相益”,“復而不亂”,這樣琴音就協調好聽,治國和彈琴有同樣的道理。齊威王聽後頓悟,遂留下鄒忌,與他談論國傢大事。鄒認為,要治理好國傢、安定人民,關鍵在於君相掌握政令時要象四時的動轉一樣調理均勻。齊威王很賞識他的見解,三個月後就授給他相印,並加緊整頓朝政,準備進行政治改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