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清政府下令廢止科舉
| 事件經過:
光緒二十九年(1903)初,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會同直隸總督袁世凱,奏請變通科舉。謂科舉阻礙新式學堂的興建,請按年遞減中額,在數年之後,徹底停止科舉,呈入後未經覆議。同年底,張之洞與張百熙、榮慶復奏重定學堂章程後,又聯銜重申“遞減科舉,註重學堂”。奏稱“時勢阽危,非人莫濟,除興學堂外,更無養纔濟時之術”。請自下屆丙午科起,鄉、會試每科分減中額三分之一,俟三科後中額減盡,即停止鄉試;學政、科試取進學額,於鄉試兩科年限內,計兩次歲考,兩次科考,每次各減四分之一,俟學額減盡,即停止歲、科試,以後生員盡出於學堂。清政府允其所請,宣佈遞減科舉中額。然而至光緒三十年(1905),列強侵凌日重,國內危機四伏,直隸總督袁世凱,會同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湖南巡撫端方,於八月初四日聯銜奏請立即停止科舉。該奏摺謂:“現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即以遞減科舉中額,期以三科減盡之法,已緩不濟急。清朝廷“宸衷獨斷,雷厲風行,立沛綸音,停罷科舉”。清政府接受袁世凱等人呈請,於當日諭告全國,“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延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至此壽終正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