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南昌起义

Country: 中国  

Dynasty: 北洋政府

Type of Event: Military

Date: 1927 AD   August 1

Where: 南昌

Event Details:

  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起义
  
  八一南起义,常简称南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又称南起事、国民党称南暴动、南兵变,是指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八一南起义的背景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一方面解聘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八一南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南市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从此诞生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
  为了纪念中国革命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在当年起义的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旧址建立了南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起义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00余件。经过维修和更新陈列,现在纪念馆共展出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280多张、文物资料60多件,并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南起义的全过程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纪念馆还下辖4处八一起义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花园街2号的朱德旧居。
  
  八一南起义纪念塔
  八一南纪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7年“八一南起义继承孙中山的兰花革命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1979年1月8日落成。
  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起义简介”花岗石碑。
  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
  
  “八一”建军节诞生过程
  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她的第一个节日庆祝活动,是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尔后,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员针对为什么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这样的解释:“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随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就如何搞好第一个建军节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苏区中央局宣传部还特别统一拟定颁布了16条宣传标语和31条口号,出台了《“八一”纪念宣传大纲》。苏区党、政、军领导纷纷作出动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一文,发表在7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博古作了以《战斗的纪念节,战斗的任务》为题的多场专题演讲;张闻天到机关、学校作了《“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危险》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苏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开展了集会、游行、晚会活动,红军各部的宣传活动更为热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瑞金城南举行。傍晚,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入口处,边舞边唱。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十七点到十九点半进行完。十七时,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第二团第五团第三十七团第四十团等方队在一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踏破夜幕,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把“八一”两个大字嵌入史册。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八一南起义的目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实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八一南起义的经过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8月2日,南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进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会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根据上述情况,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玉湖)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今丰顺市)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八一南起义的意义
  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坚定的基础。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附:“八一”建军节的确定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一)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今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二)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三)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7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我们铁的红军在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根据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政治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中央局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中央局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亲历“南起义”的湛江人
  ——小记战将张金、张炎的军旅生涯
  
  一九二七年,举世闻名的“八一起义”枪声在江西南市打响了,其中共产党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组织领导了这场武装起义。
  在“八一起义”的中华国民革命军队伍中,有两位是来自广东吴川藉战将张金(世德)、张炎兄弟俩,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起义总指挥部任命张世德为中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二十九团团长,张炎已升任营长。他们俩是堂兄弟,共同亲历了著名的南“八一起义”。
  清末,张世德诞生于广东吴川县樟山村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好学上进,关注国家大事与形势,追求真理,当其得知孙 中山先生推行民主革命运动,他胸怀大志,积极投身到孙中山的伟大革命斗争中去,投笔从戎,背起行襄,参加了中华国民革命军,从此踏上了统一祖国大业的战场,参与倒伐各地军阀之战役,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出生入死,指挥部队,勇猛杀敌。功勋显赫,是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军的功臣爱将。张世德坚定地拥护执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主张,为了民族团结和统一祖国大业,参加北伐战争,征战沙场。
  1925年时为连长,参加南伐邓本殷、东征陈炯明,1926年北伐吴佩孚,同年8月时为第三营营长,参加迁回攻夺武城,配合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桥、贺胜桥,入武汉,大败敌名将刘玉春部。继而东下克九江、南,三败江西军阀孙传芳,回师武汉。1927年8月1日参加著名的南起义。1928年7月1日所在61师奉命北上湖南讨桂军,在湖南衡阳七塘战役中,时任第9旅旅长的张世德,亲自挂帅,率领兵旅与敌作战,在战斗中身先士率,中张阵亡,壮烈牺牲。事后由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政府拨款,并由其堂弟张炎将军亲自操办,在故乡樟山村建起世德陵墓园和纪念堂,同时建立世德学校(世德小学和世德农校),后来是世德中学,以彰显纪念张世德将军的卓著功勋。当年广东省主席陈济堂为陵堂题匾:“南斗英灵”高度赞誉这位北伐中将。张世德牺牲后被谥封升为中将旅长。
  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日英雄张炎将军是张世德将军堂弟,1902年9月22日张炎出生于越南海防的一个华侨家庭,后随父母到家乡务农,父亡后,他为了生计,先后到龙头、广州湾(今湛江市)打工。20年代初,参加孙中山所领导的粤军,在其堂兄张世德连下当勤务兵。
  由于坚决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被送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当班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特务长,随军南伐邓本殷,因作战勇敢,晋升第十师排长。参加东征陈炯明,荣立战功升任连长。1926年春,参加北伐吴佩孚,同年8月,随堂兄张世德(第三营长)参加迂回攻夺武城,配合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入武汉,大败敌名将刘玉春部。继而东下克九江、南、三败江西军阀孙传芳,四师武汉。1927年随军北上讨伐秦军,在河南颍川大败奉军,屡立战功,是年夏回师武汉,升任营长。8月1日与堂兄张世德一起参加了闻名遐迩的“南起义”。
  后来张炎在抗日战争中,升为十九路军旅长,率兵参加著名的“淞沪战役”,英勇抗击日寇,成为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解放后,毛泽东题词:“张炎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邓颖超题词:“赤胆忠心献身中华”。樟山村张家兄弟共同参加了南讨邓本殷、东征陈炯明战役及北伐战争,也一起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八一起义”。他们俩屡立战功,当为后世人所敬仰。
  
  电影《南起义》(1981年)
  导演:汤晓丹
  主演:孔祥玉、王定华、高长利
  编剧 Writer:李洪辛 Hongxin Li
  摄影 Cinematography:沈西林 Xilin Shen
  制作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中国]
  幕后花絮
  影片再现了“南起义”的历史全貌,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党派斗争,并揭示了南起义的重要意义。影片实事求是地处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追求影片的记实性,场面宏大,人物性格真实到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该片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服装奖(曹颖平)、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剧情简介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得胜,汪精卫却开始集合力量反共。陈独秀没有看清汪精卫的嘴脸,反对武装工农。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坚决跟党走。汪精卫准备从湖北总工会工纠队开刀,中共中央先发制人,解散工纠队,将全部人员编入贺龙部队。
  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党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等人的意见,举行“南暴动”,并委任周恩来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乔装身份抵达南。叶剑英在庐山获悉汪精卫“鸿门宴”的阴谋,连夜下山将此事密告叶挺、贺龙。叶挺、贺龙当即把部队开赴南,参与起义。张国焘赶至南想阻止起义,周恩来与之激烈辩论,多数人拥护周,起义仍按原计划进行。因有人出卖起义情况,周恩来当机宣布起义提前。
  8月1日清晨两点,南起义的枪声响起,叶挺、贺龙、朱德率部分路出击,在大家的浴血奋战下,起义取得胜利。
  幕后制作
  一、孔祥玉和高长利的第一部电影
  孔祥玉曾经在多部影视作品里扮演过周恩来总理,高长利也是和贺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影视,话剧等舞台上,共扮演贺龙元帅二十余次。而《南起义》这部影片恰恰是二位第一次出演电影,是两人电影事业的起点,又同样分别饰演了如此重要的两个角色,为二人今后的影视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人物“群星会”
   《南起义》作为一部史诗型的大片,再现了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谱写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新篇章的历史事件。影片中不仅重点刻画了周恩来和贺龙两个角色,许多我党的领导人,如朱德,叶挺,叶剑英等人也纷纷登场,围绕“南起义”这个事件展现他们各自在历史舞台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影片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可谓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群星会”。
  三、有血有肉的我党领导人
  《南起义》是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一部重大题材影片。当时导演有个很创新的想法,就是不要人物过于概念化,应该更人性化的展示,把领导人从神坛上拉下来到普通人的角色,着力去刻画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领导人形象,使之和观众,和生活更加贴近。所以,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原来周总理也会十分血性的拍案而起,原来贺龙元帅也会大声斥责,惩罚犯错的手下。这些设置在之前类似的影片中,几乎不曾出现过。
  四、战火硝烟中的爱情
  影片中,李显刚饰演的战士双喜和张晓磊饰演的黑姑是两个虚构出来的角色,在军旅中穿插了一段缠绵的爱情。许多情节的设置都是导演精心的安排,比如黑姑给双喜送鸡蛋,两人躺在草垛上憧憬未来,最后双喜在起义中牺牲,黑姑伏在他身上大哭等,组成一曲令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悲歌。鲜明的人物个性,史诗剧中的爱情都为本片增添了亮色。
  五、政府和人民齐心“南起义”
  这部影片为了追求真实感,导演都是选择到实地去拍摄,拍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为了营造当时“南起义”时该市的氛围,当地政府把当时南的一条街都改造成27年时的风貌。有条街叫胜利路,本来是计划把土路修建成柏油路的,也是因为拍摄的需要,挖土机之类的机器全停了,保留以前的土路。
  六、创作阵容强大
  《南起义》这部影片除了集结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外,包括导演,摄像,剪辑等主创人员阵容也是非常的强大,导演是上影厂的著名导演汤晓丹,剪辑师蓝为洁……也正是这个强大的团队才造就了这么一部经典的影片,相信《南起义》是值得每位观众去细细品味的,那段历史也都是值得我们去谨记的。
   南昌地图 Keyword: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