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陳友諒兵敗鄱陽湖
| 事件經過:
竜灣之戰,朱元璋以計大勝,陳友諒氣急敗壞,重新集結軍隊,準備雪竜灣之恥,與朱元璋决一死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乘朱元璋北上救援韓林兒尚未回師的機會,陳友諒突然舉兵包圍了洪都(今江西南昌)。為了打勝這場戰鬥,陳友諒特製戰艦數百艘,皆以鐵襄之。但洪都城墻距贛江有三十步,大艦無法靠墻,衹得登岸圍城。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率軍死守,陳友諒圍城八十五天不下。七月,朱元璋從北邊返回,親率二十萬大軍前來營救。陳友諒駕船退回鄱陽湖中迎戰,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水戰。當時,陳友諒擁兵六十萬,有大艦數百艘,而朱元璋衹有二十萬軍隊和一些小船,陳友諒在人力、物力上都占有優勢。然而,陳友諒弒主篡位,軍心煥散,士氣低落。同時,朱元璋還看到了陳友諒戰船的致命弱點:巨艦以鐵索相連,行動不便。於是從一開始朱元璋就决定采用火攻。七月二十一日,雙方正式在鄱陽湖開戰。二十二日,朱元璋以勇士駕滿載火藥等易燃物的小舟衝嚮敵艦,乘風縱火,陳友諒數百艘巨艦被焚,弟友仁、友貴及大量將領被燒死。經過幾天激戰,陳友諒損失慘重,被迫敗走草鞋山。然而,鄱陽湖到長江的出口已被朱元璋堵死,退路已絶,陳友諒部將紛紛投降。八月二十六日,陳友諒冒死突圍,中矢身亡。張定邊等乘夜舟載其子陳理逃歸武昌(今湖北武昌),立陳理為帝。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親領大軍往徵武昌,陳理出降,漢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