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察罕帖木儿、李思齐聚“义兵”
| 事件经过:
自韩山童、刘福通起兵颍上(今安徽颍上),元政府就调集大量军队进行镇压。但元军素无训练,嬉戏成性,已毫无战斗力。当时前去镇压的枢密院同知赫厮的军马一见到刘福通的队伍,就扬鞭高呼:“阿卜!阿卜!”(蒙古语,意为“快跑!快跑!”)不战自溃。致使农民军迅速发展壮大。于是,各地地主土豪为了保卫本阶级的利益,纷纷买枪置炮,组织武装,以对抗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元朝政府称这些地主武装为“义兵”,视其人数多寡分别授与百户、千户、万户的职务,承认其合法,一方面鼓励地主武装的发展,同时也加以节制,力图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体系中来。在众多的地主武装中,实力最强的是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尤其在高邮之战后,这二支地主武装日益成为农民起义军的劲敌。至正十二年(1352),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组织的地主武装相配合,众至万余,对大宋红巾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十五年(1355),察罕帖木儿在中牟(今河南中牟)败刘福通红巾军。次年冬,刘福通遣崔德、李武进取关中,在现山西南部遭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追击,队伍溃散。十七年春,崔德、李武重整队伍,占领商州(今陕西商县)、蓝田(今陕西蓝天),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元廷急调察罕帖木儿、李思齐进入关中,逼迫红巾军放弃攻打奉元。十月,察、李部大败红巾军李喜喜、白不信部于凤翔(今陕西凤翔),收复关中。之后,李思齐留关中,察罕帖木儿则移军山西。十八年(1358)春,毛贵率东路红巾军北伐,进逼大都,关先生、破头潘领中路军逾太行,入山西。顺帝征四方兵入卫,察罕帖木儿屯涿州(今河北涿州),败中路军于山西,以功升陕西行省右丞,奉命负责守御关陕、晋、冀,抚镇汉、沔、荆、襄,“便宜行间外事”。十九年五月,察罕帖木儿移军虎牢 (今河南汜水县西),包围大宋政权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城破,刘福通携韩林儿逃奔安丰(今安徽寿县南安丰塘)。河南既定,察罕帖木儿乃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之地。二十一年(1361)初,李思齐败明玉诊红巾军一部。与此同时,察罕帖木儿开始进攻山东红巾军。二十二年(1362)六月,田丰、王大诚杀察罕帖木儿,重返红巾军。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扩廓帖木儿袭其职,继续镇压农民起义。而李思齐长期盘距关陕,拥兵自重,积极参与元末军阀贵族的混战。明洪武二年(1369),明兵破关中,李思齐降于临洮(今甘肃临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