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周公论设官之道
| Event Details:
周公还政于成王后,作《立政》篇,陈述设官用人之道。他认为,居安而能思危很不容易。古时夏代君臣,能听从上帝启导,竞相招贤,重视德行。他们的官人之法是,对治事之官,要考察其处理事务的能力;对治民之官,要了解人民生活是否安定;对执法之官,要检查他执法是否公正。名实相符,才可以在职,而不是只听其言、只观其色,而不考察其心,不审视其行。夏桀却不是如此,他不肯任用久经考验的老臣,而总爱擢拔暴德之人,因此断绝了夏的国运。商汤接受天命后,也从政务、民事、司法三方面考核官吏、选拔人才,并形成制度。所以官无废事,野无遗贤,万民和协、四方见德。纣与好刑失德之徒沆瀣一气,与狎昵面谀之辈同掌朝政,所以也被上帝断绝国运,而让我们周人享有天命。文王、武王也能明察政务、民事、司法三类官员和人才的心,根据他们的德行,使之担任各类官职,事天治民。文王、武王效法禹汤,设置任人、准夫、牧为三事大夫、总管、政务、民事、司法。又设置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扑、百司庶府等官职,作为内官侍御之臣。在郊外设立卿大夫采邑之长、征税官、以及外官的百司。设立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等为内官。在侯国设置司徒、司马、马空、亚旅等官职。在四方边裔之地则顺其风俗、产君不设官。在前代的旧都和九州险阻之地,也都立官统治之。文王勤于访贤、任贤,各项具体事务都放手让他们去做、不加干涉。周公希望成王遵循文王的官人之道,建立三类官职而明察他的能力和内心,确实是贤能之士,才任以官职。国家如果任用妄幸之人,那么虽然设了官,却和没设官一样,国运必然会断绝。周公反复叮宁成王,要处理好各项事务,关键在于得人。要效法禹汤的用人之道,那么四海就公顺从,文王、武王的光烈也秘将显扬于天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