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禅位风波
| 事件经过:
真金于至元十年(1273)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年(1279)奉旨参决朝政。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主张推行汉法,对其父重用色目理财大臣颇为不满,因此得到朝中一批汉法派官员的拥戴。但是,朝政死死掌握在忽必烈手中,真金没有多大权力。至元十八年(1281),真金生母弘吉剌氏察必病死。二十年(1283),弘吉剌氏南必被立为后。时忽必烈年近七十,常居宫不出,相臣不得见,乃转奏南必皇后。汉法派官员以为时机已到,急切地想推真金上台。二十二年(1285)初,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上封事,“言帝春秋高,宜禅位于皇太子,皇后不宜预外事。”真金闻知,非常惊恐,因他深知乃父根本不愿禅位。御史台都事尚文乃密其奏不发。但此事被不久前卢世荣重新起用的阿合马党人答即古阿散探知,遂欲藉此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打击汉法派。他们向忽必烈奏请清查各官衙案牍,以钩索天下钱谷为名,来到御史台,企图揭露此事。尚文急将事情原委急知中书右丞相安童、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决定留章不与。次日,答即古阿散奏闻此事,忽必烈命太宗正薛尺轩取其章。尚文见事急,乃献计于玉昔帖木儿:“此举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其谋至奸。塔即古阿散为阿合马余党,赃罪彰彰,不如先下手,抢先揭发他。”玉昔帖木儿与安童商议,将事情经过面奏皇帝。忽必烈听说有人要他退位,大怒,责问安童等:“汝等无罪耶?”安童、玉昔帖木儿带头认罪,表示要整顿御史台和江南行台,忽必烈怒稍解。后安童等又指使大臣奏劾答即古阿散奸赃,将他处死,其同党分别被诛、被流放或被没为奴,禅位风波平息。但是,真金却因此忧惧成疾,于同年十二月病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