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孙丕扬拜疏自归

国度: 中国  

朝代: 明代

国君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

事件类型: 热门

开端时间: 1612年8月18日

终结时间: 1612年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孙丕扬(1532-1614),字叔孝,陕西富平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行人,升御史,巡按畿辅、淮安、扬州。隆庆中,为大理寺丞,被劾落职,后复故官。万历元年(157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严饬吏治,讲求战备,叙功进右副都御史。此后,历任应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万历二十二年,任吏部尚书,治事挺劲不挠,百官不敢营私。并创“掣签法”,以绝内官请托,是当时官员考选制度的一大变革。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因上疏攻大学士张位,被责去官。万历三十六年,复召为吏部尚书。孙丕扬以七十八岁高龄出山再仕,抱着“非荐贤无以报国”的思想,先后推荐名臣十余人,又请起用言官数十人,明神宗俱不用。万历三十八年考核地方官吏时,孙丕扬办事公允,去留升降无不当。第二年,大计京官,孙丕扬主其事,将国子祭酒汤宾尹等人分别降罢。于是遭到宣昆、齐、楚、浙诸党的猛烈攻击,孙丕扬求去之心更为迫切,连上二十余疏,仍得不到批准,万历四十年二月十八日,遂拜疏径归,二十一日明神宗令准于致仕。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谥恭介。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