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齊、楚、浙三黨攻擊“東林” | |  |  | 事件經過: 
 自嘉、隆以來,隨着政局的敗壞,廷臣樹黨相攻之勢日形嚴重。至萬歷二十二年(1594)二月,吏部郎中顧憲成被革職為民,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之後,由於遙相應和者甚多,東林之名大著,人稱“東林黨”,而與此同時,妒忌東林黨人者亦日衆。於是形成上下呼應,在上廷臣結成朋黨交攻由此日盛。其時國子監祭酒、宣城人湯賓尹與諭德、埈山人顧天昆,各收召朋徒,幹預時政,人們稱之為“宣昆黨”。另一方面,自從神宗不理朝政,內外章奏悉留中不發以來,衹要言路一攻,則其人自去,以故臺諫之勢積重難返。臺諫之中有齊、楚、浙三黨:齊黨以亓詩教、周永春、韓瀎、張延登為首,燕人趙興邦等附之;楚黨以官應震、吳亮嗣、田生金為首,蜀人田一中、徐紹吉等附之;浙黨以姚宗文、劉廷元為首,商周祚、毛一鷺、過庭訓等附之。齊、楚、浙三黨與“宣昆黨”聲勢相倚,並以攻擊東林,排除異已為事,創“大東、小東”之說,曰東宮(皇太子)為“大東”,東林為“小東”。一人稍有異議,即群起攻而逐之,大僚非其黨不得安於其位,天下稱他們為“當關虎豹”。萬歷三十八年,侍郎王圖主持會試,湯賓尹以庶子為分校官。舉人韓敬,曾受業湯賓尹。會試時,韓敬的試卷為其他考官所棄,湯賓尹越房搜得此捲,與各房互換闈捲凡十八人,強迫王圖錄取韓敬為進士第一。時知貢舉侍郎吳道南欲上疏彈劾,事未成。湯賓尹為祭酒,王圖掌翰林院,地位在湯之上,次年京察遂將湯賓尹等降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