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東林黨議”之始
| 事件經過:
吏部郎中顧憲成先因反對三皇子並封王事觸犯神宗,後又在京察中因支持吏部尚書孫瓏而得罪內閣首輔王錫爵。至萬歷二十二年(1594)二月,王錫爵將致仕,會推閣臣,顧憲成推舉王傢屏,神宗不用。他又舉孫瓏和孫丕揚,神宗遂怒而革其職。憲成回到故裏無錫之後,與弟顧允成共同倡議重修東林書院。並與高攀竜、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於孔兼諸人,講學其中,“每歲一大會,每月一小會。”時士大夫懷志而為當局罷斥者,多聞風響附,“學捨至不能容”。講學之餘,“往往諷議時政,裁量人物”,朝內的官員“亦遙相應和。由是東林之名大著。”人稱憲成等為“東林黨”。其後,孫丕揚、鄒元標、趙南星等也相繼到此講學,“自負氣節,與政府相抗。是為東林黨議之始。”而浙江寧波人瀋一貫以善於奉承得神宗歡心,遂入閣,成為浙江派官僚首領,人稱“浙黨”。東林黨人以講學聯絡人士,浙黨恃權求勝。自是東林、浙黨互相爭鬥幾達五十年。
| |
|
|
|
|